第二卷——京都盛宴 第三十五章 交心局(第 3/4 页)
步于修知道步凡尘想问什么,无情的回道:有,但最后的结果便是他那方所有的势力被整个皇室清洗,而那皇级强者紧接着也死在了赤城的战场上,并且死后也没能回家。
我想你也不难猜到,出手的皇室之中就有那名皇级强者的亲人,他们不得不出手止损,不然的话,南国会举国之力先平内患。祖训更是写着宁愿在战斗中举国落幕,也绝不让后世的子孙慢慢蚕食家风,走向衰败。
步幽空眼神里闪过一丝凝重,但更多的是坚定,梦中世界的自己一直畏手畏脚,如今的他又怎会甘愿畏缩呢?况且大世之下没有果敢,何谈叶大伯口中的证世?再说!打不过就跑路嘛!这是宝盖头的经典语录之一,他记得清楚。
步凡尘眼里的坚定让步于修都有些震撼,他是在想不到九岁的步凡尘为何有如此的坚定,当然两世为人的魂魄就连叶搏鸿都有疑惑,他又岂能弄懂呢,况且步凡尘的成长也并非是异常顺利的,有些感情的经历会让人快速成长。
“最为复杂的还不是这个,你知道为何我不敢说你一定会成为你的朋友么!因为在这场纠纷中,你所谓的朋友极有可能在下一秒就变成了你的敌人,而你时刻痛恨敌人或许明天就是你的合作伙伴,不管他曾经对你做了什么,你都必须强求自己去与他合作甚至喜欢她,是必须在顷刻间就放下过往的喜欢,所以若非铁血,谁能在如此的问心下依旧奋勇向前呢!”
关于步于修的描述,步凡尘也有阵阵的失神,足足半刻钟后,阳光变得有些灼热了他才回过神来。
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说道:“你说的是以前,但是你看,今天的太阳虽然依然灼热,但却可以和昨天不一样。”
说完一股水元力布满手掌,形成一个反光镜,将那阳光反射到那块大石头的底部。“做完这一切后,边转身离去边说道:”我家那可伶侍女还在下面等我嘞,就不和皇兄聊了,最后和皇兄说声,幕姬曾说过女帝执政,未尝不可的话。就连她——皇兄眼中的下人都知道改变想法,我想皇兄不会太差的,而我觉得人的思想不应该太被过去束缚才对。“
初次见步凡尘展露实力,步于修还是比较吃惊步凡尘的天赋的。
注视着那处几乎不可能被阳光照到的石块底部,步凡尘的话摇荡在步于修脑海中。一是思想禁锢,二是女帝执政,让他内心深藏已久的想法正慢慢被冲击,难以想象对方只有九岁,或者说如他的身高一般,要按十三来算?
那次日出之后,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慢慢将朋友二字又重新拾了起来。
尘曾侧面回答过为何选择他的原因。
那次家宴后,大皇子曾找到过他,和他聊家常,苦口婆心的劝他远离皇室纠纷。告诉他皇室人心复杂,他一个小孩子不能承受大人们的纠纷,应该做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大皇子还叮嘱他皇室中人也有苦衷,为了南国皇室的发展,身为皇室直系不得已为之,如果说将来步凡尘实在是被卷入争斗中,也不必太过记恨,努力活着便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作为大哥,看着比自己儿子还小几岁的步凡尘,他是极为疼爱的,所以也是最不希望他出事的人。之后也和他说了很多关于南国皇室规矩,告诫他即使身为世子也是有许多不可为之的事情,与人打交道要自己注意,其心意之诚,绝对没有一丝作假。
好家伙要是换个心智只有九岁的普通人,这这种真诚之下岂能不感恩?就像步庄必所说那样,大皇子以有意化无意来布的无心之局其实只会适得其反。
在步凡尘心中先入为主,播下一颗对他有利的种子,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亏,但他犯了一个错误,那便是误将步凡尘认为成皇室世子之流,换个生活在皇室之人,大皇子这一记无理手绝对无懈可击。
奈何步凡尘是那种宁愿你直接拉拢,也不愿做他人傀儡。
播下心种来指导他的人生方向,怎么你大皇子以为你是我的至亲不成?
和父母的教育不一样,没有真情实感的培养就是利用,而没有感情的从小培养更是如同圈养奴隶一般。
其实起初步于修也有此想法,想以这种几乎无错的驭人手段,去尝试驾驭步凡尘,只是他忍住了,所以那次镇象楼,他没有开口,这也是步凡尘这么快选择他的缘故,当然更重要的是步凡尘始终相信自己的直觉,当决定参加这场问心问命的纠纷之后,他的直觉告诉他,步于修是相对而言最好的朋友人选。
看见嘴里叼着一根茅草的,在山路上时而跳上树支,然后从树枝上摔下,又陆续滚动一段距离的步凡尘,幕姬觉得有些好笑,心里的担忧都被步凡尘这出弄淡不少。
步凡尘一身脏兮兮的走近,她才收起担忧,柔声说道:“公子,今日之后都是满十岁的人了,在我们南国,满十岁可算作小大人了哦!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