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七章:有点甜(第 4/4 页)

    刷卡,提车,后续的上户之类的都有4s店搞定,两人开着车又去了外滩。

    在魔都陪了糖糖两天,虽说没什么大动作,但是能让糖糖这么黏糊自己,孟轻舟还是深感骄傲的。

    回到燕京后,一头扎进了《月球》的剪辑,粗剪也只耗费了三天的时间。

    孟轻舟和张一凡带着粗剪完成的片子,赶赴新西兰的首都,惠灵顿。

    这也是孟轻舟第一次和世界知名的特效公司合作,和张一凡在惊叹于人家技术的同时,也有些想介入特效这一专业领域了。

    一部片子涉及到的特效镜头通常是几百到上千不等,一般完成一个几秒的镜头需要2-3个人做2-3个月,如果是大场景特效制作,通常会有一组7-8个人,用4个月以上的时间才完成得了;

    在电影院看特效片是挺过瘾,制作过程也是相当痛苦,一个镜头少则几十次修改,多则上百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往成片的标准上改。

    所谓的特效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设备里比较贵的就是电脑跟动作捕捉设备了,不过这些东西一次购买多次使用,反正使用的越多越合算,

    最主要的是这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而且效果越好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这件东西的价值也就高。

    而经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孟轻舟也知道了,即使是采用摄像机,也能做到一些普通的特效。

    按正常的速度,电影胶片在每一秒内能拍摄24张静止的图片。改变每一秒内拍摄的画面数量可以制造出一些基本的特效。

    每秒内拍摄的画面多于24张,就会产生一种慢动作的效果。相反,如果每秒内的画面少于24张,那么电影中的动作就会加快,这样就会显得更加剧烈,刺激。

    维塔数码的技术确实对得起他的收费水准,以《月球》的特效,在国内,孟轻舟估计最多400万,但是维塔就敢收了他们100万美金。

    不管怎么样,全球的特效工业虽然在逐渐扩张,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特效越来越成为仅次于剧本的决定性因素,

    特效不但占用大量资金,而且将来会占用更多资金。

    但相对于其他电影部门,特效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巨大的特效投资平摊在每一个科学家和制作师头上其实很少。

    还好物有所值,为了电影效果,孟轻舟还是愿意花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1987我的年代 讨逆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捞尸人 巅峰学霸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华娱从男模开始 大医无疆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牧者密续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文豪1978 重回1982小渔村 男神,你人设崩了!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忤逆本能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仵作惊华 火焰戎装 藏夏 悍将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