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老谋子的老问题(第 3/4 页)
老谋子的《影》终于上映了;
这部戏孟轻舟没有看过,说来还比较搞笑,原时空他没去看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主演邓朝;
张一谋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导演,有人说张一谋的才华用尽了,也有人说他走上了商业烂片的制作队伍,在评价这部《影》之前,我想先聊聊张一谋的过往作品。
从《满城皆带黄金甲》开始,黑他的人越来越多,即使有巩俐、周润发这样一批老戏骨却也依然拯救不了电影的口碑,之后的电影也让观众与影迷对他越来越失望。
直到《长城》上映,众人皆说他变了,说他开始商业化,其实这只是他在尝试中的一次失败。我并是想为他反驳什么,他只是一个不够完美的导演而已,世上也并无完人,何苦去用不能完成的事情去要求一个人。
或许是起点太高,以至于众人对他的要求很高。这就是大多人黑他的原因吧。
他的第一部执导作品《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而这部作品的原作者是莫言也是众所周知的,莫言参与到电影的剧本创作中去,一个在国际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与中国影视历史中的重量级人物合作,无疑是让人喝彩的作品。那这些与他后来作品质量的下降有何关系呢?
《英雄》、《十面埋伏》、《满城皆带黄金甲》、《长城》在百度词条中给的名词是商业片。但是这不是他在从文艺片往商业片上的转型,而是他从现实题材向古装题材的转型。
这个转型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过程,也是剧本创作风格突变的过程,而他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问题,以至于电影的质量并不如从前。
但是仔细想想,之前的每一部影片美术制作以及声画组合都很精心,却相对之前的作品在主题和剧情发展方面漏洞百出,并且落入俗套,所以给观众感觉张一谋在往商业片转型。
曾有人这样评价张一谋,说他是一个不会选剧本的导演而导致了烂片制作,在孟轻舟和他的几位朋友看来,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不能否认他的才华与对作品要求的降低。
《英雄》中无名刺秦,用自己的血,换取暴君的醒悟。而这与“荆轲刺秦”的历史不符,便有人说这是在歪曲历史,可是张一谋电影的主题是用侠士的牺牲换取集体和大格局。它只是一部架空的历史剧,张一谋不小心踩了一个雷区,便遭到这么多人的谩骂。
可他的想象力与创意却没有人去肯定。
《长城》是张一谋用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好莱坞文化结合的一次尝试,但是却落得了一个剧情俗套、演员演技烂的结果。但是这些都不能打倒张一谋对古装电影创作的坚持。
所以,就有了今天的《影》。
老谋子也很给孟轻舟面子,知道他不喜欢走红毯,特地给他打了电话,说邀请他主要是希望孟轻舟能给电影提点意见,其他什么的不用多想;
既然人家诚意十足,孟轻舟当然要投桃报李,虽然没走红毯,但还是和茜茜去现场溜了一圈,算是帮电影烘托些人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