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联合试镜(第 2/4 页)
吴景和孟轻舟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知道问题在哪;
因为时代变了。
过去人穷,要想活命就得吃辛苦。
程龙在于占元那里,每天都是地狱似的训练,隔三差五就得被师父打一顿。
李联杰曾直言:在《少林寺》剧组,属于休闲,拍摄的辛苦,和他平日训练相比,小巫见大巫。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没挨过冷,没受过冻,有几个能吃这份辛苦?
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其实单纯辛苦吧,还则罢了,最重要的是,现在武侠片衰弱了。
张彻的巅峰年代,一年就能拍三四部武侠片,部部卖座,所以能捧出狄龙、姜大卫。
现在一年能有多少武侠片?这些武侠片里面,又有多少卖座的?
一个行业越衰弱,立志于此的人才就越少。
而武打明星,都是一群人才中,内卷卷出来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沙漠里水都没了,你还想喝人头马xo?
闹呢?
现在能叫得上名字的武打明星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入行的,彼时香港和东南亚观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更不要说大陆。
彼时正是香港电影、动作电影的黄金时代,一年拍几百部电影,武打电影怎么也有百十部,还不算电视剧。
成龙李连杰一年最多两三部戏,剩下的电影市场孕育出了一大批武打明星。
洪金宝、甄子弹、林正英、刘家辉、刘家良、林国斌、卢惠光、于荣光、钱嘉乐、张晋、吴景、吴越、郑佩佩、杨紫琼、樊少皇、梁小龙、于承惠、邹兆龙、元华、元彪、元秋、徐少强、计春华、周比利、释小龙等。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武打电影更是颓废。
武打电影走下坡路的原因有很多,有好莱坞和韩国电影的冲击、有金融风暴,有审查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观众成长了,电影界没有跟着观众一起成长。
甄子丹为什么2000年后脱颖而出成为动作电影的另一座高峰。是因为他不断创新,紧跟潮流,拍出了杀破狼、导火线等贴近实战的mma动作片,才让他在动作片领域和成李齐名。
想想现在的环境,一方面mma在互联网上流行,大家对嘴炮、小鹰、奇马耶夫、李景亮都很熟悉。一方面是马保国那样的传武大师。这个时候想看动作片,大家肯定乐意看mma型的动作片。
但是当下的电影市场上呢,还是一群套路出身的运动员在哪打犹如舞蹈一样的套路。
这要是能成功就有问题了,就是中国发展的倒退!
中国武打片要想延续下去,只能向现代搏击转型,仅此一条出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