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56章:导火线(第 1/3 页)

    香港60~70年代,是属于大制片厂的年代,像邵氏、电愗这样的大企业,拥有一批固定的编剧、导演、明星等演职人员和拍摄场地。

    从明星的培养、职员的招纳、拍摄的设备再到摄影棚的搭建,都一一包办,再这样一个成熟的流水线作业的条件下,极大提升了电影产出的数量与质量。

    同时,那是很多大制片厂拥有自己的电影院,如此的形成产供销垂直整合的制度,使制片厂的垄断从生产一直扩展到发行放映,维护并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但是,也恰恰由于垂直整合,导致制片公司对电影质量有恃无恐,这样的垄断也限制了影片的质量,因为不愁发行放映,使影片脱离了发行和放映上的监督,导演影片片面追求数量而非质量。

    与此同时,一批质量上乘的独立影片却深受发行和放映机构的排挤,为独立公司的利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也使观众对电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可以说,垂直整合则直接导致了港片的一蹶不振,成为香港电影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大制片厂对资源、人才、部门的有利整合,对香港电影的繁荣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进入20世纪后,港片的没落,也越来越明显,大量的专业人才,从香港奔赴内地,tvb的人才流失,也在07年创下了历年之最。

    以前看《导火线》,印象最深的就两场戏,草丛狙击、片尾和周兆龙的搏斗,至于什么古添乐的卧底,范兵兵的风采,全都没有记忆。

    导火线中的动作戏结合了很多现代格斗技巧,所以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加上甄子弹是《导火线》的动作指导,

    他本人对现代竞技格斗的兴趣很大,经常到mma比赛的现场观看,并将自己对现代竞技格斗的理解融入到这部片子里;

    武戏没的说,放在当时也算是国产电影中数一数二的了。文戏还是显得粗糙了些,只是起串场和调整节奏气氛的作用,几个主要人物的刻划过于脸谱化和流于表面。

    总之一切设计安排都让位于动作戏,动作场面才是影片最大的卖点。

    两人买的票是当天的最后一场,位置也是最后的一排,看完出来,蜜蜜还是很兴奋的样子。

    “轻舟,你说甄子弹真有那么厉害吗?”

    “我又没见过,怎么知道,你很喜欢看他的电影吗?”

    已经快到十二点了,停车场里人也不多,小狐在孟轻舟的四周,忽来忽去,

    “哪有,就是听人家说打的很精彩,你吃醋啦?”

    “快上车,明天我事挺多的,不像你,就等着开学。”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987我的年代 盖世神医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讨逆 重燃青葱时代 捞尸人 巅峰学霸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华娱从男模开始 大医无疆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牧者密续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文豪1978 重回1982小渔村 男神,你人设崩了!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忤逆本能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仵作惊华 火焰戎装 藏夏 悍将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