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 3/4 页)
另有邪僻小人,模写庄老玄言,文饰妖幻之教,托庇浮屠行歼邪之事。
为一正国本,恢复民生,以畅圣人之教化,故大唐皇帝诏令:京城留寺三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今曰起天下佛寺兴建皆需报备各司各府,如有擅自兴建者,处于极刑。
今曰诏道士、女冠宜在僧、尼之前。公私斋会及参集之处,道士、女冠在东,僧、尼在西,不须更为先后。佛徒实行度牒制度,凡各寺各庙在职僧徒皆需报有司审核,发以度牒,以正身份,无有度牒身份不明之僧侣一律遣返,还俗。检校佛法、简括僧徒,清肃非滥。对于私度之僧,处以极刑。父母之亲,人伦以极,整容端坐,受其礼拜,自余尊属,莫不皆然,自今以后,僧尼不得受父母及尊者礼拜,所司明为法制,即宜禁断。”
宋明听到太宗皇帝的诏令,心中一震,这位太宗皇帝是要将佛教彻底纳入朝廷的管辖啊,从政治上打击贬低地位,经济上消弱实力。文化上不断与儒家思想经行交融,彻底改造佛教。
只是宋明不解,这位太宗皇帝不是因为信佛,所以让唐僧西天取经,怎么现在却打击佛门,这简直是与佛门有大仇。
稍微一打探,才知晓为何太宗皇帝大怒,打击佛门。原来是有和尚投在太子李承乾门下,竟是教导太子欢喜禅,太子沉迷欢喜禅中,佛门不断进献天女与供太子修炼欢喜禅。衍圣公禀告太宗皇帝,太宗皇帝调查始末,大为震怒,称这佛门是要坏了大唐皇家的根,动摇社稷江山,才有今日大朝会。
皇帝震怒,又是涉及储君,所以哪怕朝中有不少朝臣信奉佛,此时也不敢劝谏。
诏令一下,各地官府配合军队,无数寺庙被拆撤,无数僧侣被还俗,无数的寺庙的田产被充公,天下只有一部分大寺庙被留下来。
而长安城,只有金山寺等三座大寺庙保留。
而宋明想起自己曾经欠下紫薇大帝一份人情,便作为百骑一员,守护太宗皇帝,偿还这一份人情。
修行到如今,宋明已经感悟到,这因果若是不了解,终究会阻碍修行前进。
太宗皇帝不知晓,有位仙神守护着他。
这一日,宋明忽然眼眸一动,抬头望了一眼天上,却见观世音菩萨带着惠岸行者降临皇宫,使出大神通,却是要隔绝紫薇星与大唐皇宫的联系,一旦隔绝,那么太宗皇帝自然也就无帝王华盖。
宋明冷笑,这佛门为了西游,还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估计这观世音菩萨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太宗皇帝会是紫薇大帝转世之身。
否则,定然不敢如此做。
毕竟与紫薇大帝结下因果,等到紫薇大帝回归后,那么哪怕是观世音菩萨也只有陨落一条路。
观世音菩萨以秘宝隔绝了紫微星与大唐皇宫联系,尔后带着惠岸行者化作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落在长安大街之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