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 2/4 页)
叶勋感觉文度有些怀才不遇的怅然,不免想到自己,便安慰道“皇上这么安排肯定有他的想法,说不定以后要大用你。当今朝廷里名臣勇将太多,咱们这些小辈想出头实在太难。不过以你的才学,多加历练将来三五十年后,位列三公九卿、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文度干干的笑了“这个在下连想都不敢想。”
“话说这次咱们就接了一个好差事。这次去南疆平乱,可是难得的一次好机会。”说着叶勋一脸向往,像是耳边响起了战场上的厮杀马鸣声。
“将军,这次我们凯旋归来不知陛下会如何封赏我们。”文度饶有兴趣的说。叶勋愣了一下,没说话。文度立刻意识到他说的好机会跟封赏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都明白就这一股流寇就算轻而易举的清除了,封赏也不会有多少。
小虎已经追上了他们,听着他们的谈话和他们一起并排走着。过了一会儿,叶勋叹了一口气“我真恨自己生不逢时呀?如果能早出生十年二十载,生在永乐战乱时,做一个兵不卸甲、策马迎敌的大将军,纵横沙场。那该是多么恣意的事情呀!皇上只比我长六岁,就曾多次跟永乐帝他的祖父征讨蒙古,皇上每每提及此事总是难掩得意之色,真是让人艳羡呀!”
“不知宣德元年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将军是否有幸参与?”文度好奇地问。
叶勋面露激动,使劲点点头,“那次平乱真是惊心动魄呀!遗憾的是部署、带兵都没轮上我,我只是寸步不离地跟在皇上身边做他的随身侍卫。”
“将军亲亲历那次叛乱,已实属幸运了。我们都还太年轻,很多时候即使有机会也轮不到我们。”文度不无感慨地说。
“那是因为现在太平了,如果是先祖开国时期谁还会按资排辈,不都是能者居之。像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他们有什么背景资历?还是乱世出英雄呀!”叶勋不以为然道。
“恕文度不敢苟同。先祖们之所以征战就是为了有一个祥和安稳的国家。如今正逢太平盛世,皇上勤政英明,又在大力地整饬吏治、振兴经济。朝堂上下人才济济,虽轮不到我辈大展拳脚,但我们理应为台上的一众干将助威喝彩,理应多历练等待上场。而生在战乱时期,生灵涂炭不说,将军百战死十人九不归,多少男儿要远离妻儿父母踏上不归路。”文度慷慨激昂道。
叶勋定定地看了他一会,点头道“文度好见识!嗯,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我仍认为马革裹尸才是每个热血男儿最好的归宿。”
沈文度苦笑着摇摇头。
“文度,你不知道。”小虎插话道,“对于我家少爷,上战场九死一生也比在家里生不如死好。”
沈文度很惊讶“此话怎讲?”
小虎刚要答话,被叶勋狠狠瞪了一眼,连忙打住了话头。
叶勋眼露凶光威胁他道“小虎,人家文度可是有学问的人,以后说话注意点,不能再有的没的,满嘴胡沁了!”
小虎撇嘴点头道,“是!小的知道了!”
文度困惑道,“将军不必如此。刚才您不是还说以后咱们都是兄弟,私下里不用拘谨。该说什么说什么吗?”
叶勋尴尬一笑“小虎就是个大老粗,嘴上也没有把门的,什么脏的臭的就顺嘴秃噜,我怕他在先生面前侮辱了圣贤。”
小虎颇不服气,小声的在下面嘀咕着抗议。
叶勋瞅了他一眼,回头对文度说“我跟你们讲讲上战场的事吧?”
小虎一脸生无可恋,“啊?又讲?我都听了快十遍了。换点新的吧!”
叶勋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是专门来给我拆台的吗?再说,你听过,人家沈先生还没听过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