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走路都能整突破?(第 1/4 页)
找到地齿资料的同时,体术分身也弄清楚了之前合拢岩壁的来历。
那东西学名叫做地腔!
就像人类的毛孔一样,具有通风换气的效果。
每隔一段久远的时间,地腔会自动打开,在外界形成类似于山谷的地貌,通常持续时间不会很久,因此相当罕见。
前人根据历史记载和调查研究发现,地腔与地齿具有关联性。
绝大部分地腔底部都会存在地齿,曾有强者说过,遇到地腔就是给自己的武道之路加了码!
至于为什么这样讲,那就必须得说到地齿的形成原理了。
地齿,作为一种生活在地表向下400~5000公里界面边缘的半景观生物,它们的生长与地下的环境息息相关。
首先,岩层必须富含各种有机质,其中不仅要有地表沉降的由生物尸体分解而来的某些必备物质,还得包含地下岩浆层中的一些熔融态的高热沉淀物。
这些物质混合、冷却,再经过数万年乃至数十上百万年的融合、转化才能真正成为地齿生存所需的养料!
也就是说,这片地层前期得活跃,地表有大量生物生存,后期则要平静,最起码地下的岩层不能够再次产生波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要求。
而这样的岩层,古地质学家推算,从人类可以实证的地质年代算起,仅有五次机会产生,且后一次都会推翻前一次的岩层,最近的一次,产生于一亿年前,人类国度还未出现的史前!
其次,地齿的成长过程中不能遭受外界的干扰,地齿实际上类似于珊瑚礁,圈体由被称之为地蠕虫的生物食用养料后分泌的钙质组成,齿部则是与其共生的齿状甲虫!
未完全成为地齿前,无论是地蠕虫还是齿状甲虫都特别胆小,一有动静便会逃离,再也不会回来!
最后,地齿的真正成型还需要丰富的能量激活。
这三点层层递进,缺一不可!
因此,那强者的语义也就很明显了!
高密度的能量源、特殊矿物、以及及其珍贵罕见的地齿本身,都可以为武道之路添砖加瓦!
……
“直径五米,地齿的强度不会超过罡元,以我现在的极限攻击强度,应该能打通向下的道路!”
霸下血脉激活!
青铜色的流光流转。
双臂猛地膨胀了一圈,趁着地齿还没有收回利齿,握拳击出!
“龙起于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