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918节先生们,我要破产了(第 3/4 页)
经过两个月的试探,阿难答也已经知道十字军的斤两。
这次拂郎(欧洲)联军的实力不俗,兵马也多,士气高昂,乃是大大的劲敌。可是他们的协同,却不太灵敏。
而且,黄头色目人的大营,依仗城堡,南北拉的过长,是一个巨大的长蛇阵。一旦某个位置遭到攻击,其他大营没那么快做出反应。
还有,黄头色目的小股兵马,相当精悍。可是一旦数量多了,就显得有些笨拙。他们的军阵,太差。
倘若只攻其一点不及,就能破开一个缺口,然后穿凿进去,一直往北,出现在黄头色目人的西边,在其西边重新集合大军。
如此一来,大元铁骑的位置,就换到西边,拂郎联军的位置就变到了东边。
接下来…
按照蒙古传统,大军照例召开和战前合议。蒙古军队的特点,是统帅绝对不能一言堂,而是要充分采纳诸将的意见,在众人表决后达成共识。他们没听过军事民事这句话,但干的却是军事民主的事。
阿难答随即召开军议大会,抛出自己的军略,等诸将表决。
“大王。”蒙古左都元帅阿迭不花首先发言,“结冰最厚的冰面,也不过二尺,这里可不是大漠,没那么冷。两尺厚的冰,最多能通过两三万人,人再多冰面就碎了。”
汉军大将刘泰特穆尔(刘泰)也说道:“是啊大王,阿迭将军的担忧,也是末将的担忧。要是只过去两三万人,恐怕不但打不穿敌人营地,还会被包围困住。这些黄头色目,实力可不弱。”
色目都元帅戈丁奥儿也认为,这个军略风险太大,实施起来很难。“我的哈力法啊,我的主人啊,这个主意虽然很妙,可是风险太大了。那些异教徒,可不是什么软蛋。”
其他将领,意见也都差不多。
如果阿难答拿不出令诸将信服的说辞,那么他的军略就很难被通过,即便他是大军统帅,是安西王,是哈力法也不行。
这是大蒙古国的规矩。
可是,阿难答却说道:“只要过去两三万骑兵,就足够了。”
什么?诸将面面相觑,只过去两三万骑兵就够了?
这是不是太过于轻敌了?虽说蒙古大军在西方一直打胜仗,可对岸敌军数十里大营,二三十万大军,只过去两三万人,那不是白送么?
十字军的战力,不可小觑。
刘泰道:“大王的意思,这两三万骑兵打穿敌阵后,根本不顾敌军,而是冲出去直接往西,奔袭马扎儿国都城?”
“哈哈!”阿难答大笑,“果然还是你这汉儿脑子转得快。不错,本王就是这么想的。”
“只过去两三万骑兵,是奈何不了那么多敌军,可本王也不打算就用两三万人和他们纠缠。只要冲过他们的拦截就成。”
“好啊!大王妙计!”阿迭不花一拍大腿,“冲破拦住之后,不用恋战,直接奔袭敌军后方空虚的马扎儿都城。马扎儿王必定会率军追赶,那么对岸的守军就空出一个缺口,我大军再趁机渡河,发起决战!”
这一次,众将全部赞成。
因为这个军略,虽说风险仍然很大,但完全可以实施,值得冒险。
……
与此同时,十字军的前敌委员会,也在七嘴八舌的争吵。
委员会在一个城堡的大厅内。大厅尽头是一个大大的十字架,前面一张长长的桌子,坐满了西方世界的王公贵族。
犹豫城堡中光线昏暗,所以点了不少油灯,照的一张张高鼻深目,胸前挂着十字架的人,都显得有些阴森。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