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冤家路窄(第 3/4 页)
仁州本非大郡巨邑,只是因为出了李氏、金氏两大顶级世族,这才成为高丽大郡。
仁州当然没有汉阳(首尔)繁荣富庶,也没有开京恢宏雄伟,但书香云集,乃是高丽儒乡,清贵之城。
比起江华山城,仁州城强出太多。城池边长六里,城中人口过十万,百业俱全,繁荣非常。
然而,仁州李氏家宅并不在城中,而在城外乡郊。
这也是高丽世族的习惯:家城不入官城。
没错,大世族的宅院,其实也是一个城池,俗称“家城”,只不过这个城池作为私城,规模比官城小很多而已。
但既然也是城,当然不会建立在府郡官城。
李洛的小坞堡,算不算家城呢?
远远算不上。
家城不光有坞堡具备的防护功能,还有小型的街市,店铺,设施非常齐全。
而且家城有大量同族之人居住,地地道道的家族之城。
李洛绕过府城,向仁州李氏的家城位置赶去,走上一条专属于李氏的大道。一路上,道路越来越整齐,路边的树也越大,石刻也多了起来。
到后来,一行人完全走在林荫中,顿时心旷神怡。
光从这条通过李氏家城的专属道路,就能窥测李氏的底蕴和强势。
路上不断有牛车往来,一看就非富即贵,应该要么去拜访李氏,要么就是已经拜访完李氏。
又走了一箭之地,但见一座青石楼牌横在路上,拙朴大气,上面四个斗大的行书刻字:七代御乡。
李氏出了七位王妃,乃外戚世家,所以被称为“七代御乡”。
牌楼下一个中年管事,带着几个李家私兵,正在检查进入的牛车。
那管事待到看见李洛的牛车,以及牛角上的当归花环,顿时眼睛一亮。
牛角上挂当归的,一定是外出久归的本家子弟了,不可能是外姓之人。
究竟是哪一房哪一位郎君呢?看这牛车和这么多威风的护卫,这位郎君在族中地位必定不低,而且还在外地闯出了名堂。
管事快走几步,来到李洛车前,恭敬的行礼喊道:“卑臣杜节恭迎郎君归来!”(高丽门阀的管事在主家面前称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