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 宁与外人不与家奴!(第 2/4 页)
于是他大声的咆哮,就痛骂刘海,无论刘海怎么劝说他都不能够平息自己的怒火。最后好像是无奈似的,离开了刘海的书房。
刘坤一离开之后,刘海终于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对这位便宜伯父,刘海还真是有些拿他没办法。
不说刘海这边准备着起师北伐,再说被刘海的这份奏折被800里加急送到了北京城。
而现在的慈禧太后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她经过这几年还政,避居于颐和园,现在终于又回到了紫禁城,执掌着老大帝国。
而在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第三天,慈禧太后就迫不及待地将抓捕的戊戌六君子,全部在菜市口处斩。
现在的戊戌六君子少了一个谭嗣同,却多了一个张荫桓。
要说这张荫恒也是大名鼎鼎,他曾经多次出使外洋,在京城中外交使馆之中也是多有朋友。
这一回他被慈禧太后捉拿下狱,准备处斩时,就有许多洋人为他奔走。
这其中最为得力的是吉利国公使窦纳乐爵士,这位爵士大人几次给李鸿章写信,希望他出面斡旋,保住张荫桓的性命。
不过随着刘海大胜吉利国,他在大清朝的话语权也不像原先那么大了。
因此这一次他耽误的时间有些长了,等到李鸿章的求情奏折送到慈禧太后面前的时候,戊戌六君子都已经被处死了。
到了现在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海的皱折收到了她的面前。
慈禧太后是在一天晚饭之后,接到李莲英送来的奏折似的。
本来按照规矩,现在慈禧太后是不看奏折的,但是刘海作为封疆大吏是大清朝现在最强大的实力派,而且又是慈禧太后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他的奏折是被重点关照的。
慈禧太后看着刘海送过来的奏折,脸色越来越阴沉,最后已经变成了铁青。
不过这一次慈禧太后并没有发火,她知道现在的刘海是对朝廷虎视眈眈,只要是自己一个不小心,对方就可能起兵北上。
慈禧太后想了一想,对李连英说道:“去将礼亲王世铎和荣禄叫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