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 夺取(第 2/4 页)
这位亚历山大的意思是要在炮台上给清国人一个教训,如果清国人看到进攻损失太大的话,也许他们就不会继续向内陆挺进。
而要说这座炮台在当时来说也算是非常先进的了,这座名为西乐索的炮台,于1879年建成,部署武器为当时标准的海岸炮,3门7英寸前膛炮及2门64磅大炮。
如果是一般的军舰于这样的炮弹对色,那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特别是两门64磅炮,就足以让那些铁甲舰的军舰吃一壶。
但是如果想用这样的炮台来对抗刘海的舰队,那简直是痴人做梦。
这也是当地官员,不清楚刘海海军真正实力,所采取的一个错误措施。
刘海的南洋水师来到狮城外围的时候,炮台上的那些官兵,看着海面之上遮天蔽日的黑烟,以及来往穿梭的军舰都感到一阵阵的头皮发麻。
他们在远东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规模庞大的舰队,就是在欧洲也只有一两个国家能够组建起这么庞大的海上力量。
看到这样的舰队之后,炮台上的士兵都已经完全失望了,然后用他们的眼睛看着自己的指挥官霍克中校。
那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难道让我们用这几门小炮,去和几百艘军舰战斗吗?这根本就不是战斗,这是在送死。
霍克中校现在看着对面的不停来往的军舰,其实心中已经把布政司的官员们骂了个遍。
这些官员们自己想着立功,却把她们这些无辜士兵的生命葬送在这里,这些人应该一个个被拉出去枪毙。
面对这种情况,霍克中校觉得没有必要再进行战斗了,于是命令手底下的士兵立刻竖起白旗。
霍克中校刚刚一发布命令,他旁边的一个士兵立刻就从怀中拽出一面白旗,然后迅速的来到旗杆前,降下了国旗,然后把这面白旗升了上去。
而霍克中校,看着这士兵迅捷的动作,以及他早就准备好的白旗,心里已经明白了,这些士兵们根本就没有作战的心思,早就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而刘海这时候在南昌号导弹驱逐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炮台。
突然见到对面国旗被降了下来,紧接着升起了一面白旗。
刘海看到这种情况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不过害怕对方有诈,因此刘海并没有立刻就放松警惕,而是命令一个中队的仆从国士兵,乘坐运输船前往接收这处炮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