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章 生事(第 2/4 页)
自从李鸿章被打得元气大伤之后,现在的刘海就是大清国上下头号的眼中钉,肉中刺。
正因为是这样,刘海送来的合约文本,到现在光绪皇帝以及众军机大臣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置。
你说要是封赏刘海吧,满朝文武心中不痛快,你说不封赏吧,刘海立的这么大的功劳,你总得安慰人家一下吧。
而正是在这种时候,朝鲜国王的奏折送到了京城。
这份奏折对于心中不痛快的光绪皇帝来说,正是一个及时雨。
你刘海不是打了胜仗吗?现在敌方还占着朝鲜呢,朝鲜国王也被囚禁着,现在这种事可是由你出面了。
于是光绪皇帝在同军机大臣商量之后,就把这份奏折送到了两江,让刘海酌情处理。
刘海在接到大清朝廷转送来的奏折之后,只是看了一下就把它扔到一边,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现在的朝鲜可是他的地盘,要是把这个朝鲜国王放出来,让他得了权势,那不是损害自己利益吗?
因此这件朝鲜国王求援的事情,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
刘海这面倒是不放在心上让它过去了,但是人家朝鲜国王那边却不这么想。
眼看着奏折已经送过去一个月了,大清国那边还是没有任何的动静,这让这位朝鲜国王心里开始急起来了。
现在这位朝鲜国王在朝鲜的形势可是非常的不好,因此这位国王就开始起了小心思,既然你大清国不管我,有的是国家想管我。
就这样就让朝鲜的亲罗刹国人士有了可乘之机。
其中有两个人最为活跃,这两个人是李范晋、李完用,利用他们和罗刹国公使韦贝尔的关系,请求罗刹国帮助朝鲜国王摆脱现在的控制。
他们的这个要求对于罗刹国来说,那真是瞌睡送来一个枕头。
当即罗刹国公使韦贝尔就同国内联系,然后制定了一个秘密的营救计划。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