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一箭双雕(第 2/4 页)
第二天一早赵家华就准备停档,一直在那儿等着,等到快午时才有人领着他重新来到了翁同龢的府上。
赵家华又在这里等了将近一个时辰? 翁同龢这才出来? 带着赵家华一起进了皇宫。
由于由翁同龢带着,所以赵家华只是在皇宫层层关卡被搜了几遍身,便一路平安的来到了养心殿前。
翁同龢进去给皇上做了禀报,然后有太监就将赵家华领到了东暖阁内。
赵家华进了东暖阁也不敢抬头,在太监的指引下跪在了下边给光绪皇帝行三拜九叩之礼。
等一些礼仪完了? 他才听到上边有一个年轻的声音问道:“卿,这一次来? 是奉了两江总督刘海之命。”
赵家华跪在那里赶忙回答道:“我家主人刘海久慕皇上威严,特此命小的前来觐见皇上!”
光绪皇帝算是满意了? 有些话不需要说的那么清楚。
接下来光绪皇帝又询问了一下刘海在两江总督任上所做的事情,之后又对刘海夸奖了几句? 到这里这一次进谏应该就算结束了。
但是赵家华却在临走的时候? 给光绪皇帝磕头之后? 进言道:“我家主人在来的时候,命小的像皇上进言。太后娘娘年事已高,皇宫之中恐不足以安养,不如重修颐和园,让太后娘娘能够在园中安享晚年。”
光绪皇帝也是一个勤政的,他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些恼怒,这修园子那要花多少钱?大清国现在正短银两呢,要是再修了园林,恐怕别的地方就要入不敷出了。
翁同龢站在一旁听了赵家华的话,本来有些恼怒,但是他心中一想,刘海可不是一个一般人,他提出的这个意见定然有其中的奥秘,于是把这个意见在脑子里转了转。
别说,翁同龢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心思却仍然灵巧,他马上就想到慈禧太后离了皇宫,到北京城外的颐和园安养,那么她就进一步远离了政治的中心,虽然对朝政仍然有很大的把握度,但是光绪皇帝却不会像原先那样施展不开了。
翁同龢想明白之后,马上就对刘海的聪明伶俐感到满意,这刚一投诚就向皇上献了如此的妙计。
于是翁同龢在光绪皇帝要发火的时候,站出来说道:“万岁,两江总督刘海的话乃是金玉良言,我大清以孝治天下,刘大人此言正合孝经之意。”
光绪皇帝本来还想反对,但是他看到温同书竟然站出来站赞同,马上就止住了言语,他可知道这位老师一直是为自己谋划,既然是他同意了,那其中定然有什么自己没有看清的原因。
于是光绪皇帝便点点头称赞了刘海几句,就让赵家华退了下去。
而赵家华见到翁同龢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没有再多留,磕头之后,向光绪皇帝跪安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