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最后的忠心(第 2/4 页)
这劳务输出说得好听? 其实就是到南洋和中国各地去当妓女? 她们攒下来的钱,除了一少部分寄回国内给了家人之外? 大部分都被捐给了日本海军。
而日本政府也没有闲着,当年就宣布恢复海陆军的军费比例? 将军费支出增加到整个国民收入的70%。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日本人这已经是疯了,如果是任何一个国家敢这样的穷凶极武,那国家的经济迟早是要崩溃。
就是日本人比别的国家的人民能够隐忍,也坚持不了几年? 如果在几年之后? 日本人不能取得大的胜利,获得一笔巨额的意外之财,国家必定崩溃。
而刘海在得到了这个情报之后,是沉默半晌,之后把自己关在书房之中? 一天都没有出来。
等到第2天,刘海重新出来的时候? 已经写了一份奏折,令人送到了京城? 他这是算对清国政府最后一次进言,也是对他们的最后考验。
如果清朝政府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办? 至少说明他们还没有腐朽到家? 可以扶持一下? 那样的话自己作为忠臣在清朝战事蛰伏下来。
但是如果清朝政府把自己的建议不屑一顾的话,那就怪不得自己起了谋逆之心了。
这整个中华民族并不是一家一姓之民族,在国家危亡面前,什么忠君根本就是扯淡,只要是让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自己背上叛徒的骂名又有什么?
而刘海的这份奏折很快就送到了军机处。
礼亲王世铎作为军机处领班,对于刘海这样重臣的奏折自然要第一个观看。
他打开奏折看完之后,就有些恼怒,这个刘海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竟然干预起朝廷事务。
额勒和布看到礼亲王世铎脸上现出不悦之色,便走过去问道:“王爷这是怎么了?是谁的奏折惹人生这么大的气?”
礼亲王世铎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把奏折递给了额勒和布,“你也看一看,这是南洋水师提督刘海的奏折。”
额勒和布接过来打开一看,上边的大致内容是:近日日本大肆扩张军费,海陆军都得到大量的资金支持,想来日本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清,为了以防万一,希望朝廷加大对海军的投入,减少各处不必要的浪费,效法日本,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上边的警告之外,还写了日本天皇为了支持日本发展海军,号召全体日本国民节衣缩食。
额勒和布看了这份奏折频频的点头,他对刘海的判断还是比较认可的。
“王爷,奴才看这份奏折还是比较中肯,奴才希望朝廷能够执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