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闹(第 3/4 页)
早上递交的奏折,没想到傍晚就得到了回复。
千恩万谢的送走天使后,回到卧室,打开奏折,看了一遍,看了两遍,看了第三遍。
第三遍看完,周记之热泪盈眶,趴在桌案上,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周记之的妻子周王氏甚至妇人不能掺和政事,可是,夫君如此痛哭,尚是至交好友病故的那一次,联想到胡人的事情,她怀疑,可能是夫君的官位要保不住了。
匆匆的从屏风后面走出,坐在周记之的身边,一边帮着拍背,周王氏开口道:“夫君,你我草芥出身,您为官多年,爱民如子,祖宗亲戚已经够荣耀的了。就算这一次马失前蹄,也不过是重归田舍翁而已,您为何痛哭至此?”
周记之好不容易喘匀了气,拿起奏折和李承乾夹在其中的白纸,随手丢进了火盆,点着了。
看着跳动的火焰,周记之深吸一口气道:“我不是因为乌纱帽丢了哭泣,而是为十几年的辛苦有人看在眼中而哭泣。你去后宅,叫孩子们都收拾收拾,明天开始,搬到由忠兄的家里借住,他们好不容易靠上了学堂,先生说他们完全能考入学院,咱俩离开长安,不能把孩子给耽误了。”
听到这话,周王氏也不由得泪流满面,看样子,夫君这官位是真的保不住了。
目送着妻子离开,看着火盆里跳动的火焰,周记之反而笑了出来。跟李承乾的吩咐不同,在他评语的后面,魏征和杜如晦还是固执的在奏折上写了评语,并在白纸加上了门下省和尚书省的印鉴。虽然缺失吏部的引信,但是周记之觉得,这三个印鉴和评语已经够了。
万年县县令,不干就不干了!
见奏折和承载着三份印鉴的白纸,已经被烧成灰烬,周记之走出了书房。
县衙内,捕快们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不只是他们,就连万年县的百姓都觉得,胡人的庙开在万年县,这是让祖宗都蒙羞的事情,必须阻止才行。
见县老爷走了出来,捕快们都抄起了手里的木棍,静静的等候命令。
看着已经不耐烦的捕快们,周记之笑道:“胡子的庙,朝廷不承认!那么,他们就开不下去!不过,如果只是让他们开不下去,本官难解心头被骗之恨啊!这个县令,本官不做了!回去叫上你们家里的青壮,拿上棍子,咱们去把那些庙,给砸了!”
“砸了?”
“啊?”
....
疑惑只是持续了一瞬间,下一刻,捕快们纷纷拱手行礼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