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逃离皇宫(第 2/4 页)
本来已经平静下来的长孙,听到李承乾的话哭笑不得,明明是在为两个孩子对自己的关心而欣慰,可是一想到这行为的后果,却又让她心疼。
“你们啊,哪有离开皇宫偷跑的皇后和太子、王爷?咱们偷跑了确实不用受气了,可是这样一来叫你父皇如何自处?让外人怎么看待皇家的关系?承乾,你可知,这件事能直接导致你的太子之位被废,青雀,你信不信,因为这个,你被降罪成郡王都有可能。你们两个都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如何不知道这个结果?你们的心意母后心领了,可是母后宁愿死了,也不愿意看到你们拿今后的前程换取母后的好心情。”
说完,长孙就站起身,想要回皇宫。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想到两个儿子可能会因此而受罚,长孙根本起不了一点离开皇宫的心思,哪怕这是她目前最期盼的事情。
李承乾还没继续说什么,另一边的李泰已经嚎叫着膝行过去抱住了长孙的腿。敢把鼻涕眼泪往皇后身上抹的,满大唐目前就这一位。
“母后,儿臣知道您在两仪殿里度日如年,如果是平时,儿臣也就装作看不见了。如今您有了身孕,为了将来的公主妹妹,您也不能继续过这样的日子了。儿臣不怕被父皇责罚,儿臣只想母后您能好好的,您今天要是不答应,儿臣就不起来了!”
虽然李泰很喜欢耍无赖,可是真的哭的眼泪鼻涕一大把、哭的随时有可能昏过去的时候非常少见,搞得长孙只能连连答应,先把李泰安抚下来。
这小胖子,关键时候还是很靠得住的嘛。别看他偷奸耍滑的,至少对母亲....
本来有点感动的李承乾,看到李泰暗中比划出来的“ok”手势,感动顿时变得稀碎。好家伙,这家伙竟然是在演戏,不过就算是演戏,恐怕也掺杂了真实情感。一个正常人要是能直接哭成这个样子,那就不是影帝了,而是影神。
好不容易才把李泰安慰的安静下来,长孙无助的看向李承乾。
微微一笑,李承乾走到俩人身边,伸手拍拍李泰的脑袋后才对长孙说:“母后放心,这一次就算有罪过,也不是单单青雀我们两个背。至于太子的废立,不是儿臣吹牛,也得看看谁敢顶替儿臣。只要有人站出来,且不说父皇厌烦,就是大臣们也会抵抗。青雀李恪两个人不愿意,余下根本就没了可选的。”
说完,李承乾就拿出了一早准备好的诏书递给长孙看。
展开诏书看了一遍,长孙立刻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诏书上的字迹,跟皇帝的简直有八分相似,这还是在她跟皇帝相处这么多年,彼此非常了解的情况下,换个人过来,恐怕根本看不出端倪。字迹不重要,最重要的反而是诏书上面的印鉴,中书省的印鉴,皇帝的印鉴,门下省的印鉴,集齐了这三个印鉴的诏书,不管里面的内容有多么天马行空,都是合法的。
不要以为集齐这三个印鉴很简单,要知道这三样印鉴都是所有人当命看的,除了公务所用,平时甚至不会展示在人前。尚书省接到这份诏书,只有宣告天下的选择。毕竟,它不是门下省,没有封驳的权力。就算它是皇帝钻空子偷偷收揽到自己手里的三省之一,面对一个正经的诏书,恐怕也不会生疑。
没错,诏书很正经,正经的让人甚至看不出太多的端倪来。
皇帝重视新商律的修改定法,派出太子巡查大唐,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制定合乎规范合乎实际的律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皇后尾随太子一同出行的字样,在一篇悲天悯人的诏书中不过是雪山鸿爪一般,像如今已经沦为工具人一般的尚书省,恐怕不会过度的揣摩。
判断了可行性后,长孙吃惊的看向李承乾:“你得到了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支持?你知不知道,这份诏书一旦公布出来,你父皇会怎么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