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奸情(第 1/3 页)

    先生姓共,名时,字彦君。

    共先生出身江陵,师从王蘋,王蘋是当世大家,学问一流,因其坚执不仕,只在家中设坛讲学,门下弟子或从商贾,或为人臣,多为股肱之臣,国之栋梁,因此又被尊为“圣师”。

    共彦君当年拜在王蘋门下,同学之人还有前首辅汪岸春。只是当年二人同赴云京应试,孰料在考完第二场时,共彦君从童仆那里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共彦君闻知,哪还有心思参加考试,汪岸春得知,忙来相劝,再有几日便考完最后一场,那时再回也不迟,大丈夫岂能因这种事弃试?共彦君却道,迟则生变,况奉孝双亲乃人之头等大事,岂可等闲视之,遂弃考而去。

    共彦君快马赶会江陵,哪知母亲早已殡天,后来汪岸春书信至,称其韵诗、经义皆被评为第一,闻君噩耗,望君早日走出,三年之后愿与君在朝中相会。

    孰料共彦君悔恨当初不曾早日赶回,以致无法得见生母最后一面,终身抱憾,因而不愿再赴考场。

    汪岸春等了三年,又三年,共彦君迟迟没有动静,派人前去打探,才知共彦君回到了其母的生地塚县,并在那里开馆讲学。

    汪岸春亲赴塚县,盼能劝其回心转意。但共彦君心意已定,坚辞不去,汪岸春当时亦有公务在身,无法,只能告辞,后来汪岸春又来了两次,结果人没劝走,共彦君的学塾反而越做越大,共彦君渐渐感觉到教书育人的快乐,更不想走了。

    汪岸春请了三次,共彦君三次相拒,终于死心,临别之际,汪岸春道“公之才干不输于我,今屈居小邑,乃朝廷之损失也。”

    共彦君依旧微微笑道“为国培养人才,亦是报国,公请回之。”

    汪岸春颌首不语,走之前抱了抱共彦君,而后身骑白马,一路向北,从此再未踏足塚县。

    汪岸春二十三岁入仕,历经浮沉十三载就成了当朝宰执。汪岸春正当盛年,上位后励精图治,并大力推行新法。然天有不测风云,汪岸春成为首辅的第五年,多年未见的老父汪治去世,此时摆在他面前的选择似乎只有回乡丁忧,为父守孝三年,然而汪首辅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或许也可以说并非汪首辅作出了决定,而是皇帝以“深切依赖”为由驳回了汪岸春回乡守制的请求。

    变法得以继续推行,又七年,朝中局势大变,变法引起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这一年,汪岸春母亲去世,皇帝没有再选择“夺情”。

    汪岸春回乡丁忧,接替他的是次辅马东阳,马东阳寒苦出身,比汪岸春还要年长四岁,成为首辅时已经五十二岁。

    马东阳上台以后,为安抚群臣,不得已废除了前任汪岸春推行的部分新法。汪岸春则在临川家中闭门谢客。

    马东阳入仕之前曾拜博士宋楝为师,宋楝官位虽小,学问却不小,他的学生中曾出过两位太子太傅,一位太傅,因为经常做皇帝的老师的老师,宋楝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宋师公”。不过宋楝倒真正算得上是共彦君的师公,因其师王蘋也曾向宋楝求教过问题,古人道“一字之师”,宋楝可算王蘋的“一问之师”了。只是二人都是当世学问大家,不屑争这虚名,故而此事并未宣扬出去,只几个门徒知道而已。

    马东阳来访,共彦君颇感意外。但来者是客,共彦君没有推拒的道理,况且论辈分,马东阳是长辈,他是晚辈,论权势,马东阳已贵为一朝首辅,共彦君不过是个小小举人,身上一官半职都无,怎敢将首辅拒之门外?

    共彦君的居所在学馆后面,妻女则另置别处,只旬日会返家小住两日,他平素则居于此间。现下并非旬日,因而在此会见了马东阳。

    马东阳似是趁便而来,身着常服,只带四五亲随,若非共彦君早年曾与其抵足同眠,怕是也难以想见面前之人居然是当朝宰执。

    马东阳与共彦君旧友重聚,自有叙不尽的往事,只是马东阳此来,到底不是为了叙旧。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鸿蒙霸体诀 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荒古武神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猎妖高校 万古第一神 这个体质便宜卖 道爷要飞升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灰烬领主 武道丹帝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丹武双绝 星辰之主 万神主宰 九龙归一诀 大荒剑帝 人族镇守使 太古神尊
最多阅读 道爷要飞升 我的好女婿 斗罗大陆之天机系统 从军行 神农道君 念念 魔王 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 斗罗大陆之开局奴役比比东 万世之名 江湖侠女泪 平凡的清穿日子 皇修 万界武尊 凌天剑帝 轻言软语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最强升级系统 龙渊剑神 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