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秘密校事(第 3/4 页)
嘿,这点小事还能吓到我不成?
这点事都摆不平,以后打进中原又如何是好。
刘禅索性把王异越狱事件完全交给虞翻,让虞翻慢慢处置,缓缓围捕,既不能滥杀无辜,也不能让她再兴风作浪。
“这次抓住王异,立刻格杀,
他们在此地的根基太深,左顾右盼,早晚生出大祸。”
孙策当年就是因为没有坚决格杀许贡造成了后面的悲剧(虽然后来杀了),
这次刘禅能杀伐果断,虞翻也非常佩服。
他表示自己绝不会让王异跑了。
就算不挨家挨户搜索,虞翻也能凭自己的口才逼那些世族将王异交出来。
得到虞翻的承诺,刘禅也能松了口气,先去处理考试的事。
这件事如果处理的好,王异的生存空间就又缩小了一大半。
这次考试是一个好的开始,
不考门第,不考出身的考试方式只要定型,以后多少能吸取一些寒门子弟,比九品官人法相对公平一些。
这样能尽可能保证这些控制一方的世家豪族能有人做官,又不会彻底断绝寒门的上升空间,还能尽可能剔除一些豪族中只有名气没什么真才学的人物。
尽管不是非常完美,但随着制度的完善,应该会有不错的收益。
这次考试因为没有经验,考生的名字都是公开的,好多人摩拳擦掌准备在阅卷的时候做做手脚,为自家人争取一些利益。
为了不让这些人做手脚,刘禅索性把所有的试卷都收起来,重新糊住人名,让廖立主持,姜维为副,开始认真阅卷。
阅卷的速度不慢,首先扣除那些马腾的舔狗,把那些要求马超永镇一方的人也挑出来记入小黑账,
以后这些人只要不做出什么感动大汉的事迹就绝不录用。
除了在冀县考试几乎打起来的那些人,其他诸县的考试试卷也在随后的几天陆续送来。
姜维认真审阅了很久,翻出了一堆还算勉强不错的答卷。
因为没有做官,大多数人在治国的话题上都非常口号化,
但在这么多不正常的人之中夹杂着一堆答题水平还算不错的人物,也真是精神可嘉,
几份文采不错又会说人话的试卷也被放在了刘禅的案头,待刘禅审阅之后再做打算。
“哎,治国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真不知道历史上丞相一边打仗一边还能顺手处理这么多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皱着眉头仔细阅读这些其实毫无内涵的试卷,拼命想从一堆乏味的内容中选取一些可造之材,
看了许久,刘禅的眼睛都花了,他正想小憩片刻,外面虞翻匆匆敲门,说有紧急军情送到。
虞翻亲自送的军情肯定是十万火急,
刘禅不敢怠慢,赶紧叫虞翻进来。
他撕开来信,发现这信竟是关平所书,
他还在担心是不是荆州那边出了什么大事,可关平居然在信上提到了一件让刘禅非常意外的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