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天命就不能变?(为落夜加更6/12)(第 3/4 页)
哦,父王和军师早早定下方略,要在荆州跟曹军大战,
之前我返回益州,不过是暂令曹军不备。
现在东三郡失陷,我当亲领大军与曹军决战,争取重创曹贼羽翼,收复新野!”
马良这才松了口气,叹道:
“世子用兵,果然神妙非常,有世子坐镇,此番我军必然大获全胜。”
马良说的非常诚恳,眼中似乎还藏着一丝狂热,让刘禅一时有点摸不到头脑。
马良的狂热不是没有理由的。
现在雕版印刷术已经在荆州大面积推广,虽然造纸术推广的速度较慢,适合印刷术使用的油墨一时也没有发明出来,但印章都已经出现了这么多年,这些都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一直大力支持刘备父子的荆州世族得到造纸和印刷两项技术后已经展现出了旺盛的生机。
马良亲自出面,让荆襄的大小世族联结在一起,拿出自己家中的藏书,一起开书馆造纸印书,免费分给各家子弟阅读。
要知道,这年头大多数的经典正义都掌握在中原大族手中,
荆襄豪族掌握的也不过是其中的传抄本、再传抄本,
在传抄中难免会有脱字漏字错别字,简牍被人翻来翻去,肯定也会有损害,谁愿意把自己费尽抄来的书免费送给一帮小户人家抄袭。
知识的最终解释权也一直就在中原大族的手中。
可马良认为,荆楚之人又不是天资比中原差,只是缺少书本,进步太慢,纵有人才也会埋没。
只要雕版法和造纸术推广的好,再过十年,荆楚之地就会变成书香之地,
而天下士子手捧的书卷也都会变成荆州世族不知道从哪抄来、也不知道跟原文能不能对上的盗版经义。
比如《道德经》里“大器晚成”原本写作“大器免成”,可就是因为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大家还是按照“大器晚成”研究了千年时间,
就算后来考古发现了正本……
可那又怎么样?这么多年都按大器晚成脑补过来,大家也都懒得改了。
马良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也是能让他手上一堆盗版书发光发热的最好手段。
而且这印刷造纸的利润也当真可观,短期内也能保证财源滚滚来。
最开始的时候几个大姓还是给马良面子,纷纷把家中的藏书拿出来做成雕版。
但也有几个小户和大户的旁枝表示这种做法会导致知识普及,有可能会让这些大姓丧失高高在上的高贵地位。
当这些人跑到马良面前,向马良表示此事不妥时,马良只是稍微考虑一番,随即点了点头。
“说的是,是我思虑不足——
我之前还真没想过,会有不喜欢吃粟米却甘愿去吃屎尿的耗子。”
他白眉一抖,嘴角扬起一丝阴冷的笑容。
“你们的伪书我马良不要了,你们的家人子弟以后只管闭门苦读,也休要出来做官交游,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