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陆逊你终于跳反了(第 2/4 页)
而且攻破益阳之后,居然胆大包天到了这种程度,连临湘都敢打!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长沙郡在几年之前还属于刘备军的治下,
当时刘备军在长沙的人缘非常不错,那里的山越土人都愿意为刘备效力。
吴军这次主力出动,大军云集,
怎么想都不会想到本来就兵力不足的油江口居然还敢分兵。
他们在后方并没有留下多少守备,丁奉趁着益阳的守军正在忙着转运各地来的秋粮之际突然发动强攻。
益阳的守军猝不及防,除了少数人力战而死,其余众人都纷纷倒戈而降。
而丁奉看到益阳城中的储量,惊喜地倒吸一口凉气,
喃喃地道:
“世子常说的恐怖如斯,就是……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受后世影视剧的影响,许多人认为一座城中的储粮只是一个仓库外加两个保安的配置。
其实自战国以来,因为诸侯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
军队也一改就带三天军粮出门,赢了会所嫩模,输了狂奔回国的战法,(《孙子兵法》里建议是只带三天粮食,吃敌人的就行)
于是仓储水平开始飞速提高。
秦国的仓储就已经非常发达,
各县有县仓,乡还有乡仓,各地方一级一级转运粮食。
汉代太仓和各地仓之外,又设立了许多专用仓(如籍田仓、细柳仓、长信仓),
汉宣帝时为了平抑物价,照抄当年李悝的思路,建起了常平仓。
而且为了防止所有粮仓建在一起被敌人一票端了,在主要城市往往选择水边和空旷处多设立几个粮仓,增加安全性。
而益阳地势空旷平坦,依资水而建,北边还有沅水保护,
吴军按照这个思路在这里设置了两座县仓(内有地窖式粮仓若干)、一座常平仓(用于调整物价)、四座军仓(用于将周边乡的粮食转运过来)。
从刘备时期,益阳的存粮就为数不少(刘备曾在此囤驻大军准备跟吕蒙翻脸),
湘水之盟后,吕蒙也瞅准这里的风水,开始在这大规模屯粮,为未来北上作战提供转运保障。
而吕蒙也好、诸葛瑾也罢,从来没有考虑过江陵的“友军”居然有一天敢顺江之下,偷袭益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