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 3/4 页)
除非是掌握了大局,或者说将所有军权都握在手中,最起码能够掌握京师卫戍军队,那么你就可以使用武力,但已经掌握了大局或者军队,那么还需要使用武力吗?
否则仅凭赵沆府中数百家奴,能起什么作用?完全是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赵佖对此还是较为清醒的。
宋自赵匡胤黄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就没有任何一个藩王以武力造反的,不是他们不想造反,心中存有这种念头的藩王肯定是有的,而是自赵匡胤之后,朝廷对此防范的是异常严密,朝廷可以给你荣耀、金钱、地位,就是不给你军权,不给你实力,不给你造反的机会,没有一丝可能。
宋之军权一分为三,军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分掌。
枢密院为朝廷名义上的最高军政衙门,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经佐密命。
但枢密院实际上只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调兵权还要受皇帝、宰府节制。
枢密院号为典兵,仓卒之际,要得兵马没处讨!
宋之统兵权是握在三衙四厢帅主手中的,但三衙四厢帅主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同时三衙四厢帅主只听命于皇帝,其他人无权干涉。
而兵部只掌民兵、厢军,掌兵卫、仪仗、武举、厢军、土军等等,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是掌军衙门之中地位最低的。
因而藩王以武力造反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以武力造反,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碰的头破血流、身败名裂。
“九哥说的是,小弟知道了。”赵沆悻悻的答道。
“时候不早了,尽早回去吧。” 赵佖随后点头说的。
赵佖说罢看了一眼内室。
赵沆点点头,走向了内室。
赵佖走出禅房不远,就听到了屋内传来一声惨叫,赵佖听闻后顿时张口结舌的,赵佖的意思是让赵沆想办法封住那个女人的嘴,威胁或金钱都行,可并不一定要她的命啊?
不过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赵佖随后转念想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