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别头试(第 3/3 页)
李三坚闻言愕然,明明是苏轼不要自己了,自己再另投他处,怎么就成为了悖驳之举?李三坚见状无法理解。
这个世上的礼法李三坚仍是有些琢磨不透。
李三坚站在原地,进退两难,尴尬不已。
半响之后,黄涣有些于心不忍,温言对李三坚说道:“你先回去吧,五日后就将引试,回去准备准备吧。”
。。。。。。。。
“翰韧兄啊,你不必太在意了,弟估摸着黄教授也是为了你好,为你着想。”曾公明与李三坚并肩立刻了黄涣的住处,见李三坚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于是劝道。
“嗯?东林此话怎讲?”李三坚闻言诧异的问道。
自己热脸一下子贴在了冷屁股之时,使得李三坚尴尬不已,同时心中对黄涣有了一丝怨怼,李三坚有些后悔,后悔贸然开口欲拜在黄涣门下,若此事传出去也是件极为丢脸之事。
“哎,你回到桂州想干什么?”曾公明叹道。
“应举啊,还能干什么?”李三坚又问道。
“对啊,就是应举,可你知道黄教授目前是何官职吗?”曾公明闻言反问道。
“教授他不是任桂州节度判官吗?此事我已经知道了,怎么了?此事与教授他所任官职又有何关系?”李三坚停下脚步,转头看着曾公明问道。
“广南西路的发解试在桂州举行,由桂州官府主持此事,考官均由桂州官府选任,黄教授身为桂州节度判官,有很大可能性为此次发解试的考官,翰韧兄,现在你明白了吗?”曾公明微微一笑道。
李三坚闻言顿时就愣住了,呆在原地半响做声不得。
曾公明都这样说了,李三坚如何还不明白?
宋贡举有“别头试”之制,所谓“别头试”,即为回避之制,就是为了限制官僚子弟和士族子弟应试的特权,为了彰显贡举的公平、公正,宋代规定食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时必须加试复试,主考官的子侄、亲戚、门生弟子参加考试应该另立考场,别派考官,即“别头试”。
也就是说若李三坚拜黄涣为师,那么不但是李三坚无法在桂州继续应试,就连黄涣也无法作为本次发解试的考官了。
李三坚错解了黄涣的一片维护之心,使得李三坚羞愧欲死。。。
“翰韧兄,发什么呆啊?走走走,随我饮酒去。”曾公明见李三坚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顿时感到好笑不已,于是拉了拉李三坚的衣袖说道。
又喝酒?李三坚暗暗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