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摊浑水(第 2/3 页)

    韩彦直不用说了,是太后的亲侄,是太后的人,而蔡京、蔡卞也与太后或其后族相交甚厚,此时蔡京早已被贬黜为了江宁知府,可就是仗着与太后向氏良好的关系,从而赖在京城不走,以待时机,试图重返朝廷中枢。

    “陛下!”曾布声音稍微提高了些说道:“今上长君,岂可‘垂帘听政’?微臣伏乞陛下,请如嘉佑故事施行,乃得为礼。”

    宋仁宗皇帝赵祯十三岁即位,其在位初期亦是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到十一年后的明道二年才开始亲政,期间随着仁宗皇帝赵祯逐渐成年,当时就确定了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此举即不否认太后“垂帘听政”,又确保了皇帝的地位,即迎合了太后,又确保了皇帝的利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曾布此时以仁宗朝之事为先例,谏言赵佶行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之举,是正合新帝赵佶的心意,使得赵佶心中大喜。

    赵佶虽表面之上对太后向氏是毕恭毕敬的,同时即位之初也是赵佶自己奏请向太后“垂帘听政”的,可此也是赵佶的无奈之举。是向太后力排众议,让赵佶当上皇帝的,既然向太后能让赵佶上去,当然也能够让赵佶下来,因此赵佶当时就算心中不愿意,也不得不为此举,也要装作是诚心诚意的相邀向太后“垂帘听政”。

    但历朝历代,没有一个皇帝是心甘情愿有人在自己背后指手画脚的,就连亲娘也不行,更不要说是养母了,赵佶也慨莫能外。

    此时太后向氏身体欠佳,同时随着赵佶即位日久,赵佶就有了使向太后归政、自己亲政的想法,毕竟赵佶已经二十岁了,已经成年了,就没有必要再行“垂帘听政”之举了。

    但使太后归政、赵佶亲政不能够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必须有个缓冲的阶段,此时曾布提出的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就是个极好的手段或者说是缓冲阶段,此举若实施,那么要不了多久,向太后就会真正归政于赵佶,赵佶也就能够真正的主宰天下,而无人可以掣肘。

    “卿言正合朕意。”赵佶大喜过望,早已忘了曾布冲撞自己“好事”的不喜,顿时“龙颜大开”,连连称是。

    “曾卿家,李翰韧之事如何了?”两人又议事一阵后,赵佶开口问道。

    李三坚遇刺一案,赵佶早已令人严查,可查来查去的,到目前为止,仍是没有半点结果,故赵佶有此一问。

    “世人皆言微臣与此案有干连,微臣为表心迹,已命李推官详查此案,追查到底。”曾布答道。

    “为何皆言曾卿家与此案有干连?”赵佶闻言诧异的问道。

    “李推官所查之案,据称是与一名姓周的吏人有干连,而周吏人的浑家却为老臣贱内的远亲,因此老臣为避嫌就不过问此案了,不过在此之前,老臣已命李推官详查此案,以示老臣的清白。”曾布想了想后答道。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李三坚如此,曾布当然要回报李三坚了,这也就是李三坚拒绝蔡京,通信于曾布的原因之一,李三坚取得大宋宰相的支持,就能够将此案一查到底了,当然还是李三坚说的那句话,该查的查,不该查的就不查。

    识时务者方为俊杰也!

    对于曾布来说,区区一个远亲又算的了什么?扔出去随便李三坚折腾便是。

    此时争权夺利,方为大事!

    “原来如此。”赵佶点头道:“就依卿家之言吧。”

    。。。。。。。。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着迷 女配没有求生欲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顶级猎食者 是心跳说谎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看鸟吗哥 疾风吻玫瑰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嘘,国王在冬眠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良辰美景好时光 我五行缺你 金牌调解员[快穿] 日夜妄想 入戏(娱乐圈) 你老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