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十里长亭(下)(第 2/4 页)
当初在宫中议立新君之时,章惇为了使其他皇子登上皇位,而故意有贬低赵佶的意思,但李三坚估计此事决不会是如此简单的,章惇之言必定是有其深意,否则他也不会是数起数落,独相达七年之久。
“李状元,如此之言,岂能言之于光天化(ri)之下?”章惇闻言怒道。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章惇心中暗暗恼怒,自己被剥夺相位,随便被贬至越州,不就是因为这句话吗?
试问有哪个君王听到此言,不会是龙颜大怒?没将章惇满门抄斩就算是对得起章惇了。
不过宋祖宗之法,不杀士大夫,使得赵佶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除非真的有叛逆之举,一般也就是流放了
事,而不会是抄家灭门的。
“老相公敢说,在下为何就不敢问?”事(qing)到了此时,李三坚话已出口,也就坦然了,于是微笑的说道。
“呵呵,你啊,真是后生可畏也!”章惇闻言捻须笑道。
章惇倒不是真的生气,只是在观察,观察李三坚此言到底是何意,观察李三坚是否真的是在询问此事,观察李三坚是否是赵佶的耳目。。。
不过目前两人已将一坛多酒下肚,胆子也是越来越大了。。。
“你可知我朝之危,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吗?”章惇随后看着李三坚说道。
李三坚点点头,未置可否的说道:“在下洗耳恭听。”
“我朝看似繁荣昌盛,但实则已是百弊丛生。”章惇随后缓缓的说道:“此事还得从太祖朝说起。。。”
一个时辰之后
“官制、军制、经事、政事等无不百弊丛生。”章惇接着说道:“帝不思进取,相臣将臣,文恬武嬉,文臣(ài)财,武臣自废武功。长此以往,我大宋危矣。此时若无一名励精图治之君,革除百弊,我朝还有何前途可言?赵佶此人,沉迷于书画、道家、女色之中,守成尚且难有作为,更何况进取?若北地强虏崛起,必将。。。哎!”
必将将大宋打个落花流水、满地找牙,李三坚心中接话道。
章惇粗略的讲完之后,李三坚心中除了震惊就是震惊了,同时还有一股强烈的无力感。
北宋灭亡当然有其灭亡的原因,朝政当然是百弊丛生、混乱不堪,可李三坚万没料到居然到了如此程度,居然到了如此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如此一来,李三坚除了随波逐流,还能有何作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