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零三章 战事起(三)(第 3/4 页)

    此时看到这群人气势汹汹的模样,也都是颇为好奇,难不成他们找到马谡的踪迹了不成,可是他们行走的方向,不像是出营的样子啊!

    很快,黄敢就停下了脚步,看他的模样应该是找到了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却是......接替王连成为丞相府长史,在蜀汉朝堂威名赫赫的向朗向巨达的帐篷。

    “向朗,怎么回来到他这里...”此时已经有不少大将跟了过来,便是诸葛孔明都已经得到了消息,赶了过来,看到这一幕都是有些震惊,不过诸葛孔明此时的脸色却是已经从震惊,转变成为了阴沉。

    “可用我等去通报一声么?”韩幸看着这般大的阵仗,顿时感觉这个小家伙恐怕有些下不来台了,便想要代替他走上去,替他将这件事情扛下来,但是却被黄敢阻止了。

    “他很快就会自己出来的。”黄敢脸色平淡,而且就在他这句话说完的时候,向朗还真就从里面缓缓走了出来,一板一眼的朝着外面的人,开始躬身行礼。

    “向朗?”黄敢没有见过这个人,所以先确定了一下对方的身份。

    “正是!”

    “嗯....向朗,字巨达,籍贯襄阳郡宜城县人,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少年时师事司马徽,与徐庶、韩嵩、庞统甚有交情,同时也能够算的上是诸葛丞相的同门师兄?”

    “是!师兄不敢当,从来未曾入得司马先生门墙,不过就是听过司马先生讲学罢了!”

    “学成之后,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故,转投为先帝麾下。

    同年,先帝平定荆南,被派去督领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政民事,成为了荆州一脉,权势最高的几人之一,可对?”

    “无甚权势,不过就是为了先帝做事罢了,不求什么权势在身,其他并没有问题!”黄敢一本正经的说,而向朗则是一板一眼的回答着。

    “建安十九年,先帝平定益州,您再次被调往了益州之地,您先是被任命为巴西郡太守,不久转任牂牁郡太守,又被调往房陵任职。”

    “是!”

    “建兴元年,陛下继位,您成为了步兵校尉,又接替王连兼任丞相长史,这次北伐之战,您被丞相大人选中,一同南征,但是却是被留下统领善后事务。”

    “是!”

    “听闻不久之前,廖立痛骂了您一顿,不知道可是真的?”

    黄敢问完了向朗的消息之后,突然话题一转,变成了那个因为狂傲自大被扔到了不知道哪里耕种的廖立的身上,顿时让众人有些发蒙了。

    而向朗和后面的诸葛孔明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脸色都微微一变,不过向朗是变得挣扎,而诸葛亮则是更加的阴沉了,和他们一样,但是反应较快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吴懿,一个是魏延。

    至于赵子龙,压根就没来。

    向朗犹豫了半晌之后,像是想通了一样,惨笑的点了点头,“是!”

    廖立是武陵郡临沅人。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征召廖立为州从事,当时他不到三十岁,就被提拔为长沙太守。

    当初丞相诸葛亮还没有现在这般的权势,孙权派遣使者与镇守荆州的诸葛孔明来往,曾经还问过他,蜀国士人中都有谁与他一起治政,诸葛亮回答说:“庞统、廖立,都是楚地优秀人才,他们能同我一起共兴治国大业。”

    建安二十年,孙权派吕蒙暗地袭取荆州南部三郡,廖立脱身逃出,径自逃归刘备身边。刘备一向赏识和礼待他,故没有过于责备,让他做了巴郡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征召廖立为侍中。

    章武三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为帝,廖立被调任长水校尉。廖立自认为才能名气应当在诸葛亮之次,但实际上却游散在李严等人的位次下,所以心中常怏怏不乐。

    后来丞相掾李邵、蒋琬到他治所来;

    廖立本来是为他们献计才说的一些话:“军队应当远征,你们几位又擅长谋划军事。过去先主不取汉中,而前去与东吴争夺南方三郡,结果还是被吴人夺去,白白地劳累军士,无功而归。

    后失掉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几乎丢失整个州。后到汉中,又使关羽死后连骨头都收不回来,上庸又遭惨败,白白丢失一方土地。这是关羽仗恃自己的勇威声名,带兵作战无方,主观臆断任性而所致,故此前后几次丧师失众。

    如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辈。文恭任职治中毫无章法;向朗过去信奉马良兄弟,吹嘘他们是圣人,现在任职长史,一向善于和稀泥。

    中郎郭演长,是盲目随别人打转转的人,不可与他共谋大事,却让他当上了侍中。如今处在衰微之世,要任用这三个人,确实不当。

    王连乃流俗之人,一旦聚敛贪狠,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天这种地步。”

    凭着良心说,廖立的话虽然刻薄,但是同样也是十分的中肯,当初的这几件事,确实是如此了,当初若非是张翼德突然爆发了,恐怕巴郡就结束了,剩下的成都能不能保住都在两可之间。

    而后面的几个人,他说的也没有问题,并且对诸葛孔明和李邵、蒋琬他们都没有说其他的,算的上是嘴碎但是心软,同时也告诉了他们,这几个人的问题。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些话最后让李邵、蒋琬两个人卖给了诸葛孔明。

    李邵、蒋琬把这些话全告诉了诸葛亮之后。

    诸葛亮便立刻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奏章,说:“长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贬论广大朝士,公然指责国家不任贤达之士而用平庸之人,又说万军统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

    诽谤先帝,诋毁群臣。当有人说到国家军队简练、建制分明时,廖立傲慢地仰着脸望着屋顶,勃然变色叱责那人说:‘有什么可称道的!’诸如此类情况不可胜举。一羊乱群,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官任高职,中层社会以下谁能分辨他的真伪?”

    刘禅听说之后也是有些愤恨,便直接下诏废廖立为平民,流放汶山郡。

    其中廖立的有一句话就是黄敢要说的,那就是关于廖立评价向朗的那句话。

    向朗过去信奉马良兄弟,吹嘘他们是圣人,现在任职长史,一向善于和稀泥。

    这不是虚名,而是因为向朗和马家兄弟的关系是真的很奇特,和马良是因为才能,和马谡也是因为曾经都在南中任职。

    向朗曾经是牂牁太守,那个时候,马谡正好是越嶲太守,两个人也算是十分的熟悉了。

    于此同时,马谡的才华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这个才华,却是有些让他盲目自大了。

    黄敢看着向朗,继续轻声说道。

    “当年的马家也是荆州的大族,和马家那四个兄长不一样,他们好歹还是吃过苦的,但是到了马谡的时候,马家已经势力变得不小了,再加上有一个哥哥马良的存在。

    他马谡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人,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吃不了苦的,否则他不会绵竹县令调任成都县令,他的其他方面才能都不错,但是他的韧性却是最大的问题。

    逃亡不是那么轻松的,若是想要逃亡,他马谡可是受不了的,除非有一个人能够帮助他。

    在这里,只有你向朗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想法,不知道某家说的对么?”

    向朗听着黄敢的话,脸色越来越难看了,同时也是越来越无奈了,他虽然不想,但还是点了点头。

    “向朗有不少随从,去抓人吧!”黄敢回过头,看了身边的韩幸一眼,然后就转身离开了,他能够找到这些东西并不难,就如同他说的,这里面有一件事所有人都忽略了。

    他们以为逃亡有多么容易么,当初黄敢他们一路逃亡,多少次差点死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受得了的。

    马谡这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若是能够扛得住那才是见了鬼了,他现在之所以找不到,只能是有人将他藏了起来,并且将他所有的痕迹都抹去了才对。

    而这般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他准备机会,等到了时间过去一段,等到了这件事情不是这般的严重了,再将马谡带出来,让他重新成为诸葛亮的肱骨之臣。

    不过,黄敢也不想给他这个机会,若是这般做了,诸葛孔明交代不过去。

    韩幸从震惊之中清醒过来,然后快速的朝着向朗的身后冲了过去,他的随从不多,想要查的话,十分简单。

    很快,靠着“灯下黑”这个原理逃了这么久的马谡终于被抓住了,然后扔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看着这个满脸愧疚,这一身看着就是吃了不少亏,受了不少苦的家伙,诸葛孔明也是心里痛苦不已的,不过痛苦归痛苦,他还是十分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的。

    “压下去!”诸葛亮没有立刻就处死他,当他,他也知道,这个家伙这一死是逃不了的,只不过在此之前,给他一个时间,让他安心睡一好觉也是好的。

    马谡被找到了,同时也确定了,第二日,明正典刑!

    同时,包庇马谡的丞相府长史向朗,也被诸葛孔明罢免了,直接贬为了平民!

    就在众人觉得这件事情结束了的时候,当天晚上传来消息,马谡自尽了。

    他只留下一句话,他对不起诸葛孔明,也不想让这个一直看重他的长辈,就这么亲手杀了自己,所以他自己来解决自己,算是为诸葛孔明做最后一件事情吧。

    (马谡之死,这个应该是自尽的。

    对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中却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向朗传》的记载是“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

    基于此种说法,民间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传说,比如在姜维传的设定中,马谡潜逃后改名宁随,并在诸葛亮病逝后重新为蜀汉效力。

    不过这个说法,只在三国演义里面找到了,实在是没有他的记载,暂时不管他。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则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即马谡在狱中病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则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相同:“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即诸葛亮下令处斩了马谡。

    三种说法都出自原作者陈寿。同一个作者、同一部史书中对同一个人的记载出现三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表面看上去,马谡的结局是存在矛盾的。

    不过若是换个角度,或许可以将这三个说法给糅合起来。

    据《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中的记载,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后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如果此记载属实,可证明马谡死前未曾有机会再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无必要写这么一封信。

    而据《三国志·蜀书·王平传》中的记载,“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可见诸葛亮确实曾下达处死马谡的命令。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着迷 女配没有求生欲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顶级猎食者 是心跳说谎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疾风吻玫瑰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新婚燕尔 看鸟吗哥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良辰美景好时光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邪门的爱情出现了 入戏(娱乐圈) 嘘,国王在冬眠 逞骄 元始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