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六章 亲情(第 3/4 页)

    《与钟大理书》《九日与钟繇书》《铸五熟釜成与钟繇书》《又报吴主孙权书》《答繁钦书》《与刘晔书》《与王朗书》《与朝歌令吴质书》《又与吴质书》《与群臣论蜀锦书》《与群臣论秔稻书》《与群臣论被服书》《借取廓落带嘲刘侦书》《汉文帝论》《论太宗》《汉武帝论》《交友论》

    这一大批都是曹丕写的各种文章,能够说的上来的也就是《铸五熟釜成与钟繇书》和《又报吴主孙权书》,前者是因为钟繇用那玩意来证明自己的重要,后者那就是战书,作者将他们弄出来,已经很给曹丕长脸了。

    至于诗词歌赋里面的赋,还有他独自弄出来的诏这个玩意就更不用说了,每一份儿都有个二三十篇,每一篇都万分的不出名。

    若非是曹丕就活到了四十,他要是活到了八九十岁,和乾隆那个一辈子写了一个全唐诗的主儿肯定是比不了了,但是他恐怕也能写出来个小半本的。

    反观曹植,他的创作水平就靠谱多了,他诗赋双绝,诗歌方面的代表作就是有着十二首,代表作还不是全部,具体曹植写了多少已经无法寻找收录了,只知道《曹子建集》共10卷,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

    而所有的里面,《洛神赋》应该算是封神之作了,毕竟敢直接调戏自己亡故的嫂子,他最后还能活着,那也是真的不容易了。

    论文才,曹丕就算是拼了老命也达不到他弟弟的这个水平了,所以说曹丕在中后期已经开始了专心权术了,而这个样子的曹丕在卞太后的心中就更加的差劲儿了。

    单单说从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延康元年开始,曹丕登上了王位乃至皇位的时候,曹植就开始了他的作死之路,他哭丧汉室,作为曹家的宗亲之人,带头让曹丕下不来台。

    全天下,只有两个名人为大汉哭丧,一个是耿直的苏则,不过当初他就是个直臣,在洛阳算不得什么人物,上面还有人护着他,将他的种种都给压了下来。

    但是曹植可不一样,作为曹操和卞氏最喜欢的儿子,曾经差点逼死曹丕的曹植,他本就是曹丕的眼中钉肉中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全天下的眼中看着,都等着他做出些什么来,结果他就真干了!

    结果这么干的曹植好端端的活着,活的非常好,不但活着,就因为自己母亲是卞太后的缘故,封侯得有他,封公得有他,封王还得有他,就算封地再差劲儿,那也是他的。

    每日饮酒作乐,过得无比潇洒,年年还去一趟京师,去找他母亲卞太后好生陪伴一阵,让曹丕万分的恶心。

    之后更是在甄宓去世的第二年就写出了一篇含义十分别扭的《洛神赋》,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曹丕怎么可能接受这件事情,自己老婆死亡就是因为他觉得甄宓总是向着曹植,现在曹植自己承认了,弄得他就像是一个棒打鸳鸯的人一样。

    若是当初曹丕没有将甄宓带走,一个败军之将的夫人,落入了曹操的手中,她日后会面临什么?更别说她肚子里的那个叫做曹叡的种,到底是谁的还有未可知。

    曹丕可以说没有对不起甄宓,但是甄宓在一切都稳定下来之后,却是满眼都是曹植。

    而曹植之所以能够得到曹操,卞太后,甄宓等等等等的喜爱,甚至是不降到道理的喜爱,那也真的是有些许正常的,具体的,大家可以追崇一下这段时间的追星,是不是几乎一样。

    曹操,卞太后甚至还有甄宓等人,那就是曹植的铁杆粉丝,对于曹植的喜爱都算是病态了!

    儒林和后世都说他曹丕小肚鸡肠,说他尖酸刻薄,说他不重视自己的兄弟,说他心胸狭窄,说曹植一声没有得到重用,所有人都在为曹植大喊冤枉。

    殊不知曹植就像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一样,因为曹植,曹丕心中的怨气有多深,他只活了四十岁,他到死都要看着他那个欺负了他一辈子的弟弟活的好好的。

    他只当了七年的皇帝,这七年的时间里,他要将一个已经显露出破破烂烂的曹魏,一点一点的缝缝补补的弄起来,他要平衡世家和寒门, 他要将曹氏宗亲好好的更新换代。

    而他的母亲除了在最开始的时候,帮助他稳定了局势之外,这七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帮助过他的儿子一次!

    曹丕称帝,卞太后袒护曹植!

    黄初三年,曹植一篇《洛神赋》让曹植成为了天下的笑柄,卞太后袒护了曹植。

    黄初四年,曹丕在宛城看着前线,整个洛阳乱成了一锅粥,卞太后的另一个儿子直接就死在洛阳了,而卞太后愣是没有任何的言语。

    虽然曹丕禁止后宫干政,但是卞太后从来没有老实过,从黄初七年正月的时候,卞太后应该是做了最后一件事,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后面曹丕的郁郁而终,也是导致郭女王郁郁而终的原因。

    黄初七年正月,曹洪因门客犯法被连累入狱,史书上说的是,曹丕因为借钱借不到所以想要找个理由将曹洪处死,然后群臣求情却是没有任何的用处,曹丕非要弄死曹洪。

    关于这个理由还有这段记载,作者不发表评论,他门客犯事儿然后曹洪得死,曹丕也不是一个妄杀之人,而且曹丕末期的大臣也不是一个真的任凭曹丕乱来的人。

    关于曹洪门客犯事儿,犯得具体是什么事儿无人知道,也无人记载,不过能够拖累的曹洪都死,那实在是有些特殊的,否则若是轻了,恐怕也轮不到这种情况。

    而在群臣都救不下曹洪的时候,卞太后出现了,没错,就是那个自己亲儿子曹彰死的时候都一言不发的卞太后,在曹洪出事儿的时候再次出现在了史书之中,作者都怀疑是不是曹洪和曹植意图谋反了。

    卞太后对郭女王说:“假如曹洪今日死,我明日便命令皇帝废去皇后了。”于是郭女王多次向曹丕哭泣请求,才使曹洪以剥官削爵免于一死。

    卞太后这个当婆婆的,去威胁自己的儿媳妇,你若是不去找你相公将曹洪救下来,我这个当娘的就让自己儿子休妻,这种话让卞太后说出来实在是有些不像话!

    《三国志·卷五》:“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士。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

    现在再说说卞太后这个人和曹丕的恩恩怨怨!

    在建安二十五年,曹家的顶梁柱曹操病死在了洛阳这么一个地方,曹丕能够在最后的这段时间成功的打败自己的几个弟弟,登上这个皇位,那可以说是少不得卞太后的帮助。

    而且他也没有亏待卞太后,无论是他登上王位还是皇位,第一时间就是安排自己的母亲。

    曹操病逝,太子曹丕即王位,尊卞夫人为王太后。到曹魏代汉之时,尊卞夫人为皇太后,居处称为永寿宫。

    永寿宫想来是皇后居所,因为卞太后不想离开,便将自己的两个皇后给挪开了,这都不能算是崇敬了,可以说曹丕在开始的时候,对自己的母亲那是直接的感念的。

    而且不仅仅如此,在黄初中期,应该就是黄初元年或者是黄初二年左右,曹丕在坐稳了自己的皇位,然后就想要再次对自己的母亲好一些,所以决定追封他母亲的父母,也就是他的外祖父一脉。

    但是他的这个想法被人拒绝了,陈群奏道:“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应当永为后世所循之式。按照典籍上之文献,从无妇人可以分土命爵之制度。在礼典,妇因夫爵。嬴秦违于古法,而刘汉则沿承古例,这可不是先王之令典啊。”曹丕大悟,便道:“此议甚是,既然如此,且勿施行。以此作着诏下藏之于台阁,使其永为后式。”

    这一段应该就是曹丕和卞太后决裂的根源了,卞太后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所以她想要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一些,这本就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曹丕刚刚登上了皇位,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考虑一番。

    陈群的话不只是有道理,更多的是因为陈群的身份很重要,而且那个时候曹丕在想着削弱世家,封赏卞氏这件事情,他说实话是有些过于冲动了。

    《后妃传》:黄初中,文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以作著诏下藏之台阁,永为后式。”

    卞太后没有对这件事表达什么,但是如果这件事是在曹植哭丧被抓之前,那么后面的事情就能够想通了。

    曹丕没有做到对自己母亲的承诺,所以他觉得自己有些愧疚,或许是因为这个样子,他才对他的母亲一忍再忍,而卞太后也对曹丕越发的过分了起来。

    除去这些事情之外,曹丕和他的母亲卞太后的恩怨还有很多情况,最出名的就是曹丕因为他的母后,专门改了朝廷的法度,在魏晋之前,太后当政,外戚掌权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的。

    而且外戚也是世家,甚至比世家更甚,所以曹丕并不想如此,为此得罪了他的母后,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卞太后后面做的这些事情却是让他有些难以忍受了。

    黄初元年,他只是修改和设立了两条政令,是关于宦官的,也算是杜绝了宦官当政的事情。

    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

    当然,第二项就是为了缓和自己和世家的关系,也为了能够更好的算计世家,正式的开始实行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黄初元年正式出现的,也就是曹丕登基之后,说白了,这件事和曹丕求助世家没有太多的关系,更多的是缓和还有算计。

    但是在黄初二三年,也就是卞太后越发过分的时候,曹丕的政令改了, 他的方向从宦官还有世家,改成了后宫!

    曹丕喜欢权利,这毋庸置疑,他甚至为了能够做到大权独揽,直接废除了尚书郎最重要的一样职责,为皇帝打理起草诏书的职责给废了,这一度让陈群这个尚书令当得十分恶心。

    他设立了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

    之后他下达的第二条政令是什么,禁止后宫干政!

    曹丕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

    《三国志》: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庚子,立皇后郭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寡笃癃及贫不能自存者赐谷。

    在这里完全可以看得出来,曹丕针对的绝对不是郭女王和她所在的郭家,甄宓和他身后的甄家应该就是曹丕所针对的了,之后赐死甄宓,转头将郭家的郭女王给立了起来。

    这还不够,在史书上记载的另外一句是“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一个皇帝不是一个成天抱着茶罐子闲扯淡的人。

    他不会随随便便说出哪一句话,他既然说了,群臣不得奏事太后,说明就是之前卞太后就是群臣的一个手段,动辄就会将事情告诉卞太后,告诉后宫之人,让卞太后出面劝说曹丕!

    暂且不说到底是哪些事情是群臣告诉了卞太后,让卞太后出面了,就说这种行为,曹丕登基的时候不是康熙这种六岁的孩子,需要有长辈帮他看着。

    曹丕登基的时候已经是三十三岁了,换句话说,他监国的时间都已经数年了。

    这种皇帝,这么一个三十多岁,监国数年,之前更是争权十余年的人,怎么可能会不贪图权势,又怎么可能能够接受自己的母亲争夺自己的权利!

    所以说从黄初中期,卞太后就可是和曹丕唱擂台了,这里面到底是谁对谁错,咱们就暂且不说了。

    不过之所以作者要说世家和卞太后的不好,并不是因为作者是一个曹丕控,而是因为卞太后和世家们在某些事情上,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陈群作为尚书令的时候,他阻止曹丕封赏他的母后后族,甚至这都可能是曹丕和卞太后决裂的根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着迷 女配没有求生欲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顶级猎食者 是心跳说谎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看鸟吗哥 疾风吻玫瑰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嘘,国王在冬眠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良辰美景好时光 我五行缺你 金牌调解员[快穿] 日夜妄想 入戏(娱乐圈) 你老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