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围杀(二)(第 3/4 页)
“末将叩谢陛下!”
和其他人看到的不一样,诸葛亮在乎的不是那个叔父,诸葛亮在乎的乃是那个镇字!
四征四镇都属于二品之列,他们看上去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众人都忘记了,征只是随军征战,但是镇却是坐镇一方。
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西川的东方就是由赵云坐镇了,这不是什么提点,只是想要告诉重臣,赵云乃是陛下的心腹,为他坐镇中央,守护西川的基业。
“传奇时代最后的一个人,果然还是西川的基石啊!”诸葛亮的心中不由的想到了这句话。
现在的天下有着很多人,也有着很多的人才,天才。
但是现在的天下却是不能说是最好的时代,无论是西川那里出人头地的自己,亦或是中原的曹真还是江东的陆逊。
这些人不过就是厉害罢了,和当年的那个传奇遍地的时代相比,他们整体差的太多太多了。
当初那个时代的余孽,贾逵,张既这些曾经都算不上什么一线的人物,现在都是一方刺史,田豫这种勉强跟上脚步的都是边疆之神,徐晃和张合也是一方大将,江东的张昭都是江东的隐相,而西川现在也只有一个赵云了。
这应该就是当年的那个时代剩下不多的妖孽了。
“镇北将军魏延!”之后能够和他们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一个魏延了,“加封都亭候!”
对于魏延的封赏倒是十分的简单,其他的暂且不说,魏延这么多年坐镇汉中,说好不好,说坏不坏。
哪怕是现在他都没有生出一丁点不轨的心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了,但是毕竟这几场大战他都没有参与,倒也没有办法再次加封,给他加封爵位这就也算是让他感到安慰和放心了。
之后的封赏,便交给了诸葛亮了,剩下的人也没有什么需要刘禅亲自开口的了。
“将军吴班,战功卓越,进位后将军,受封安乐亭侯。”
和刘禅一样,对于下面官员们的封赏第一个就是此次出征表现的最为耀眼的吴班,不但是将帅之才,更是益州之人,而且还是太后吴氏的家族兄弟,这也是安抚益州官员躁动的心。
“关中都督吴懿,加封都亭侯!”
“益州从事杨洪,平定叛乱卓有功勋,升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加封关内侯!”封赏了吴家兄弟之后,剩下的就是杨洪这种刘禅的心腹了。
诸葛亮当然知道杨洪是谁,不过他对于这些不在意,他想要当权臣,因为他想要做成一些事就必须当权臣,但是他可不想篡位。
所以对于刘禅的这些心腹,他没有丝毫的在意,甚至不吝封赏,既然赵云都变成了镇东将军,那么杨洪成为蜀郡太守,也能让刘禅更加的放心了就。
“廖化千里独行投奔先帝,忠孝两全,升任丞相府参军!”益州诸多将校封赏大部分是朝中的官职,但是到了荆州一脉,诸葛亮却是没有在给他们朝中的官职,而是直接将他们收到了丞相府之中。
在他回来之前,赵云已经找过他了,向朗等人干的蠢事他也已经知道了,这群家伙倒是真的干的出来,若非是赵云告诉他刘禅无碍,恐怕诸葛亮当天就得被他们活活的气死在路上。
一群被利益和权势冲昏了头的家伙,让诸葛亮彻底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是不想日后西川皇室和荆州派系不死不休,那么从现在开始,他就必须将这些人收到自己麾下,好生调教。
若是不压制着他们,他们必定会出现大乱。
至于廖化等人,他这是需要给自己的丞相府引进更多的人才,同时也需要给那些人一个警示,告诉他们,若是他们再敢认为自己就是那么的独一无二的,他不介意先一步将他们都扔出去!
之后的封赏就没有什么需要多说的了,大多数都是一些刘禅压根就不关心之人的封赏,无论如何,下面的这些人,绝大部分都会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面,成为各种斗争的工具。
他才十七岁,他的时代还没有开始。
朝会散去,众多朝臣拜别了刘禅,三五成群的各自离去,而刘禅也直接带着自己贴身的小黄门也回到了后宫之中。
此时后宫之中有的都是先帝的妃子还有自己的嫡母吴氏,这些人都已经被刘禅安排妥当了。
日后无论是放出宫去还是送到惠陵为先帝守护,都不是他应该注意的事情了。
“陛下!”和往前一样,刘禅一回到房间之中,他的那些小伙伴就已经等候在这里了。
霍家的霍弋,还有三叔张飞的次子张绍两个人一文一武的等在了他的寝宫之中。
“让你们打听的事情怎么样了?”回到这里,刘禅那和善的微笑终于慢慢的收了回去,同时那严肃的气度也证明着这个善于隐忍的家伙,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陛下所说不差,的确是有着不少人进入了西川!”霍弋是刘禅的心腹,更是手中有着不少人手,乃是曾经他父亲霍峻当初留下给他的,刺史一直帮助刘禅探听着各种的消息。
“查清楚都是什么人了么?”刘禅缓缓的做到了主位之上,等待着自己需要知道的结果。
“只知道有些人应该是韩龙先生的人手,至于剩下的应该是要围杀韩龙先生!”霍弋轻声说道,“其中我等想要试探和阻拦他们离开,最后都失败了,他们很是厉害!”
对于这件事刘禅倒是不意外。
“韩龙先生的本事你们是知道的,就算是身受重伤也不是你们麾下的那些人所能比的,若是没有韩龙的帮助,朕恐怕早就死了。”刘禅叹息了一声,“能够远来西川围杀韩龙先生,你们手下的那些人,拿不下他们很是正常!”
听到刘禅帮他们解释,他们两个没有感觉到安慰,反倒是觉得有些丢人。
他们是刘禅的心腹,但是最后却是这般帮不上忙,不但帮不上刘禅的忙,就算是为他解决一些事情他们都有些力不从心。
看着两个人羞愧的神色,刘禅轻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别这般难受,我等还都年轻,我们需要慢慢的成长!”刘禅站起身,走到了他们两个人的身边。
“去告诉子龙将军,今夜朕将去一趟赵府,让他将后门留好!”
“诺!”霍弋领命而去,留下张绍继续陪在刘禅的身边,很快,后宫之中就传来了隐隐的读书声。
此时的丞相府之中,诸葛亮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前散去的朝臣们,此时荆州派系的大臣们也相聚在了这里,大朝会可以散去,但是他们不能散去,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从诸葛亮回来之后,他们这群人的神色就不是很对,其他人不知道自己之前干了什么事情,但是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现在诸葛亮什么都没有多说,这就让他们很是紧张了。
“南和可在?”就在众人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诸葛亮突然开口了,“南和且上前来!”
随着诸葛亮的声音,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正是荆州义阳郡人刘邕,也是当初没有选择和他们一起去太子府闹事儿的人之一。
“丞相大人!”刘邕对着诸葛亮躬身行礼,十分的谦逊,这就让诸葛亮等人对他感觉更加的满意了。
“从明日开始,你跟在老夫的身边,帮助老夫处理政事!”这就是嘉奖,也是对剩下的那些人的提点和教训。
“下官明白!”刘邕不是傻子,相反他还很是精明,他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被诸葛亮看中的,所以他也很珍惜这次机会。
而剩下的人却是心中有些不安了,他们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蠢的事情,但是他们也不想就此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啊。
“向朗!”紧跟着就是诸葛亮点名了,作为上次闹事儿的领头羊,向朗也知道自己跑不了。
“下官在!”
“最近我西川兵力折损严重,你去城西大营,当一名步军校尉去吧!”
听到这个任命,向朗直接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子,他现在并没有实际的权利,让他当一名步兵校尉,理论来说还算是升职,但是现在他却是真的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是明升暗罚。
从建安十三年开始,向朗就带着家眷投靠了刘玄德,一直以来都因为向朗家族的势力和诸葛亮的举荐,他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从建安十三年开始,刘备平定荆南,派向朗督领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政民事,可谓是委以重任。
紧接着建安十九年,刘玄德兵出益州,拿下了自己的势力西川之地,然后向朗也随之成为了巴西郡太守,不久转任牂牁郡太守,最后又被任命为房龄太守。
但是因为上庸的事情,他提前跑了回来,成为了丞相府的幕僚。
但是刘家父子从来没有怪罪他,也没有让他太守的职务消失,向朗当初闹事儿也是因为他觉得黄元那厮造反之后,他或许可以谋划一番汉嘉郡太守的位置。
毕竟向朗也算是刘玄德麾下的老臣,也算是刘禅麾下的重臣,更是荆州派系的大将了。
可是他算错了,他的那点小心思哪里能够逃得了诸葛亮的心眼,便是刘禅或许也不是看不出来,只是刘禅年纪太小,他不想和荆州一脉闹得太僵了而已,所以对这件事不闻不问。
但是刘禅可以不闻不问,诸葛亮却是不能就这么过去了,向朗之前做的事情,过分了!
步兵校尉,看似给现在有名无实的向朗一个从新步入仕途的机会,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升迁了。
但是这中间的事情又哪里能是这般简单的,一个小小的步兵校尉,看似给了他军权,但是他是学者,他是能臣,不过他确是真的不懂如何练兵和军事啊。
一个步兵校尉在其他将校身上或许是好事,但是在他的身上确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了,一不小心他就彻底的完蛋了。
而且最重要的事情是,从今天开始,他就不是什么郡守了,而是一个步兵校尉,无论如何做的如何好,他都是一个步兵校尉,从今天开始,他就要从新开始了,这就是对他的惩戒。
“下官...遵旨!”向朗跪在地上,十分的谦逊。
“蒋琬!”诸葛亮在向朗之后,又点名了蒋琬,“尔为我丞相府的东曹掾!”
蒋琬就是当初留下的人之中的领袖,也是他告诉那些益州之人,安心做事,莫要多说其他。
蒋琬大器晚成,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那也是真的不容易,或许是因为收到的磨砺太多了,也就让他学会了谦逊和谨慎。
“多谢丞相!”
“处理政事吧!”诸葛亮对于剩下的人并没有再多说,他需要些许的时间,分封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事情。
等到众人这一处理政事,就是足足一天的时间,知道夜晚降临,丞相府的人才开始各自散去。
而诸葛孔明没有离去,他手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同时他知道还有人也会出现。
“丞相!”很快他的管家就来到了大堂之中,找到了这个忙碌的诸葛亮,“有位先生前来找您!”
正在处理政事的诸葛亮听见之后,手中的毛笔一顿,然后轻声说道,“让他进来把,你亲自去看着大门,莫要再让其他人出现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