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四方云动(二)(第 3/4 页)
张飞对此不发表任何的意见,说白了可以说是伤心了,关羽的死,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但是张飞清楚,他知道这是自己二哥他自己的选择,便是自己和刘备都劝不得他。
但是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却不能这么做,关羽死了,就算荆州没了,他刘玄德不心疼,不在乎,难不成关羽没了就真的一点反应都没有么?
已经足足一年了,张飞也知道,现在的西川动不得刀兵,现在的西川也不能去和江东死磕。
但是一年的时间,就算是派使者,去江东将孙权怒骂一顿可好么?将关家的女儿接回来可好么?这一年的时间,荆州这一脉人的心,算是被刘备伤透了。
张飞不来了,至于赵云,当初在汉中王劝谏书上,就没有他的名字,赵云才是真正的汉臣,他不会和曹植一样,对于大汉不停的痛哭,也不会给大汉披麻戴孝。
他会做的就是将大汉放在心里,他认为错的,他就会说出来,不管你是谁,他一定会说出来。
就比如这一次,所有人都在劝刘备登基称帝,只有一个人上了一份儿奏疏,劝刘备莫要动这方面的心思,好好的当自己的汉中王。
那个人就是他麾下的大将赵云。
刘备对自己麾下的大将赵云,也实在是没有办法说了。
当年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亲将的时候,从邺城跟随自己开始,到独自带兵入蜀之前,这么多年赵云一直是他的骄傲,是他最信任的大将。
甚至可以说,赵云这么多年,一直是刘备最为依仗的臂助之一。
在邺城相会的时候,刘备手中无人可用,是赵云秘密训练了数百人,帮助刘备,保护刘备,也是那个时候,赵云才真正开始成为刘备麾下的亲卫队大将的。
(《云别传》: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再另,《云别传》可不是什么演绎小说,正经的来说,云别传应该是裴松之所给三国志做的注解,这个从始至终都是属于正正经经的一部史书了,而且也是人们承认的。
只不过裴松之的原书已经失去了,能够留下的也就只剩下了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为赵云注解的《云别传》,以为关张马赵黄五个人在三国志里面被列在了一起,所以很多都很模糊不清。
而裴松之就为他们单独补充了一部,只不过很可惜失传了原书。)
(在邺城能够瞒得住袁家为刘备培植势力,并且让刘备有机会再次崛起,赵云功不可没。
而在长坂坡,刘备可以算得上是抛弃妻子,但是最后他的儿子刘禅和大妇甘夫人活着回来了,这也的确是因为赵云的功劳,因为在长坂坡逃亡的时候,赵云是保护正室和刘禅,但是糜夫人和女儿是陈到麾下的亲卫保护,很不幸,随同徐庶的母亲一起被曹操掳走了。
这一点在《三国志》里面也有详细的记载。
《三国志·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在那种情况下,能够将刘禅母子活着护送出来,绝对不是跑得快就能行的,因为另一句话说明了赵云到底有多么危险。
《云别传》: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这句话说明赵云是在大军的后面,也就是刘备等人已经安全了,并且等待了一会儿了,但是赵云仍然不见踪影,之所以会怀疑赵云投降了曹操也是因为这个,他被陷进去了。
或许长坂坡上赵云没有做到七进七出,但是赵云做到了万马军中保护主母和公子逃出来,这份儿本事,他不亚于当初关羽万马军中斩杀袁军大将颜良。
而在长坂坡之后,赵云更加的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他不但是一个护卫大将,更是一名能够安邦定国的大将。
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三个地方,一次太守,一次留守将领,一次都督江州。
每一次他的职责都不一样,但是每次一次都比一次更加的重要。
而且每一次他做的不敢说多么多么的好,但是每一次他做的都没有问题!
而且在江州的时候,他还做了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截江夺阿斗!
《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
在《云别传》里面也有这件事情记载,所以说这件事可信!
而在驻守地方之后,赵云又开始了新的行动模式!
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
《华阳国志·刘二牧志》: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
《资治通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
这两个地方包括三国志也都写了赵云当初是独自领军!
一人定两郡,可以说这是赵云统兵的开始之处了,但是这可不是他的巅峰!
《云别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这次汉水之战,一把火才真的将赵云的名声大噪了起来! 只可惜这么完美的赵云却是一个直肠子,一个不懂得退让的直肠子。
《云别传》: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这件事将赵云的性格表露无遗,大家跟着刘备为的是什么,不能说他们心中没有那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但是刘备现在就是那么一个德行,只有一个益州再加半个荆州,一统天下太遥远了。
大家更愿意相信的是到手的好处,是加官进爵和升官发财,可以眼看好处就要到手了,被赵云给搅和了,这种事能痛快么!
再说了就被这么干,诸葛亮,法正,张飞等人谁不知道,可是谁敢去说这件事了!)
刘备已经保过赵云一次了,他没有想到赵云非但没有改,甚至连他都敢忤逆了,凭借赵云的能力,刘备可不会相信赵云他看不出自己的意思,可是他明明知道自己的意思,他居然动都不动一下。
或许是因为这里面没有赵云和张飞两个人吧,刘玄德看到这一群来劝谏自己进位称帝的人,他心中也实在是没办法多么的舒服。
“走吧!”刘备摆了摆手,“我乃大汉皇叔,纵然陛下已经被奸臣贼子所害了,孤王也不能这般急切!”
刘备说完之后就直接背着手离开了,留下了安汉将军糜竺等人互相对视之后,这才面色沉重的离开。
不过他们虽然面色沉重了,但是诸葛亮和许靖两个人却是知道,自己该出场的时候来了。
在黄龙二年,也就是过了年的二月,汉中王麾下臣属也终于过完年,回到了汉中王的大殿之中,开始了朝会。
“臣,军师将军诸葛亮有事启奏!”大朝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刘备的事情定下来,从今天开始,他们就要真的让刘备准备登基称帝了。
而刘玄德在看到诸葛亮走出来的那一刻,眼睛之中闪过了一抹兴奋。
从年前曹丕篡汉自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每时每刻就都在等待这个时候。
“军师请说!”虽然刘备也知道诸葛亮要说什么,但是他还是要例行公事的。
“臣诸葛亮,请主公荣登大宝,正式称帝,为我大汉延续百世!”诸葛亮说完之后,直接就跪在了他们的面前,一头碰到了地上,高呼着请刘备登基称帝之事。
而与此同时,那些其他人,也在这一刻走了出来。
“臣,汉中王傅许靖,请求大王登基称帝,为我大汉,延续国祚!”
“臣,议郎阳泉侯刘豹请求大王登基称帝!”议郎阳泉侯刘豹再次出现,这是他第三次动手了。
“臣,青衣侯向举请求大王登基称帝!”青衣侯向举也已经是第三次了。
“臣偏将军张裔...”
“臣,偏将军黄权.....”
“臣,大司马属殷纯....”
“臣,益州别驾从事赵莋....”
一个又一个曾经劝谏过刘备的人再次站了出来,他们再次告诉刘备,自己再次请求他称帝。
等到了最后,满朝文武几乎全都跪了下去,跪在了刘备的面前,“请求大王登基称帝的声音,远远流传了出去。”
至于为什么是几乎,而不是所有,因为满朝文武,只有一个人傲然立于大殿之上,不跪不拜,丝毫不动!
那就是翊军将军赵云,赵子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