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夏侯惇之死(第 3/4 页)
无论是他夏侯家的夏侯渊还是夏侯廉两人,还是曹家的曹纯曹仁兄弟,或者是人缘最不好的曹洪,总之夏侯家和曹家的各种事情都是由夏侯惇来处理的,小心翼翼的让他们互相融洽,小心翼翼的让他们不会引发外将的反感等等。
可是夏侯惇是说什么都没有想到,在曹操刚死去没多久,曹家就开始了胡闹,而这次胡闹的还不是早就被控制起来的,人缘最不好,做事最冲动的曹洪。
偏偏是曹家以冷静果敢著称的曹仁曹子孝,当下面的人将曹仁被封为车骑将军,爵位封为陈候,主管荆州,扬州,益州三州军事的时候,夏侯惇其实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他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需要一个曹家和夏侯家的人出来,将他的位置接收过来,继续处理着下面的事情。
他的弟弟夏侯渊已经去世了,就算没有去世,他的性格太暴躁也不适合,这件事在先王在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至于另一个兄弟夏侯廉倒是不暴躁了,甚至可以说很平静了,不过就是太平静了一些,夏侯惇经常自动忽视了他的存在。
刨除夏侯家的人之后,那么剩下的就是曹家之人了。
曹家有很多人还在,曹纯这种死得太早的毕竟还是少数,曹洪现在活的膘肥体壮,曹仁也是一副还能冲锋陷阵的样子,剩下的那些人虽然资历和资格够,但是他们的能力终归还是差了一点。
曹洪英勇,但是太过于吝啬,不但贪财还分不清轻重,当年将魏王得罪的不清,若是让曹洪继承他的这个位置,夏侯惇感觉除非他和曹丕两个人都瞎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冷静果敢,和关羽争斗过许多年的曹仁,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当曹仁升官的时候,他还由衷的表示了感谢。
但是夏侯惇是真的做梦都没有想到,他这感谢的话都没有说完,曹仁就给他带来了一场弥天大祸。
迁襄樊之地的百姓进入荆州和宛洛,大军撤出襄樊二地,然后据守宛城,这种扯淡的话,夏侯惇看了一眼,差点以为这是他那个无能的儿子给出的注意嗯。
放弃掎角之势的襄樊二地,直接将大军撤到了和他渊源最深,仇恨最深的宛城,他是真的不怕啊。
当夏侯惇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差点没气死在床头上,连药都顾不上吃,直接穿好一副和鞋袜,二话不说就一路打马狂奔冲向了宛城,现在曹丕对曹家和夏侯家的印象肯定是坏了的,但是现在只要能够亡羊补牢,或许为时未晚啊。
最起码,他不能再让南阳也乱起来了,最起码他不能让田豫等人再为他们曹家和夏侯家的蠢事想办法了。
夏侯惇现在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了,在回转邺城的路上,他已经有些看不清东西,也听不清东西了,他知道这是他的大限就要到了。
他刚刚已经得到了消息,江东的陈邵带着数万大军直接冲到了襄阳,不过在樊城却是受挫了,因为樊城被曹仁毁的有些太严重了,或许曹仁也知道若是这两座坚城就这么平白落入了江东之人的手中,恐怕也会很麻烦。
所以干脆就将他们给摁住了,曹仁走之前不单单子啊樊城放了一把火,还将樊城其中一边儿的城墙给拆了打扮,再加上关羽折腾了另外一面城墙,整个樊城若是想要防守,那就太麻烦了,现在的江东世家还承受不起。
所以陈邵无奈,在和众人商量之后,只能是先聚集在襄阳之中,将整个襄阳都控制在手中,也就罢了。
等到再有机会了,他们在将樊城也握在手中,这样他们也不是不能够接受。
而曹仁也不能这么快就出兵,按照夏侯惇对曹仁的了解,恐怕他还会在等等,等到时间差不多了,等到江东的人都放下心来了,他才会对那些人动手,襄阳,一定还有曹仁留下的后手。
但是襄阳一战之后,恐怕襄樊之地也就没有太好的作用了。
夏侯尚这个孩子是夏侯家的子侄,他的能力夏侯惇很清楚,若是说镇守一方他还是能够办到的,至于领军出战,若对手是朱家那个小子,夏侯尚对付起来不难,但是江东最近也是人才济济,若是太过于疯狂的话,也不太好。
最特别的是,现在曹仁将襄阳和樊城给毁成这幅样子,也真是对不住他了。
不过夏侯惇听回复的人说,他们已经找到了鄢陵候曹彰,有这个侄子再帮他处理之前的事情,夏侯惇也能放心不少。
就像曹彰十分了解夏侯惇一样,夏侯惇也很了解他的这个徒弟,作为曹氏二代将领中的第一人,其实曹彰才是夏侯惇心中最理想的那个继承人的,只不过他们这些老家伙还没有走,所以,他还不能将自己的这个大管家的位置送给曹彰,当然,便是可以给,估计曹彰也不会要。
曹彰和他一样,有才,有能力,也有傲气,凭着曹彰的性格,定然不会让曹仁胡来的,虽然曹仁的资历很好的,但是论起这曹家之人的威望来说,曹彰的威望还真就未必比曹仁差了。
所以有曹彰的存在,曹仁定然不会再继续放肆下去了。
想到了这些,夏侯惇终于可以放下心了,有了这些布置,他也终于不用再为荆州的事情发愁了,他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他能不能活着走到邺城都在两可之间,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小辈们处理吧。
他也是看明白了,若是再让小辈们这么庇护在他的羽翼下,他们再大也无法成长,同样,夏侯惇已经警告过曹仁了,他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大管家,但是他可不是什么能够倚老卖老的家伙,他只不过就是魏王的臣子,这一点他需要明白。
想了这么多,夏侯惇再次感觉到一股股的困倦袭来,然后无力的将马车的帘子打开,看着外面已经是一副万物复苏的景象,夏侯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现在是什么月份了,这一段日子动不动就昏迷,都忘了时间了,这春天都到了?”夏侯惇看着外面的景象,不由的有些惊讶的问道。
正在驱赶马车的亲卫一听夏侯惇说话了,赶紧回答到。
“将军,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明天就是四月初一了!”
夏侯惇听了之后神情有些恍惚,“四月了,一晃眼,主公都已经离开两个多月了,哎!”
“将军,咱们快到邺城了,邺城的名医都已经准备好了,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您放心吧!”亲将努力的让自己笑出来,他是离夏侯惇最近的人,对于夏侯惇现在的身体状况,他是无比清楚的。
他知道,夏侯惇恐怕活不了多久了也。
夏侯惇轻笑了一声,“人啊,老了就该死了,总是赖着不走,会夺了后辈的气运的!”
夏侯惇对这种事看的真的很开,他不在乎自己会不会死,他要做的,他想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天命了,若是天命难违,他也不会强行挽救。
夏侯惇这一生,对得起所有人,对得起父母妻儿,对得起主公曹孟德,对得起天下的百姓,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对不起的,他就是有些对不起他自己。
夏侯惇劳累了一生,没能好生休息过,没能好生享受过,没能给家中留下一分钱粮,甚至都没能给自己留下一个全尸,所以,夏侯惇唯一对不起的人,应该就是夏侯惇自己了。
“主公,夏侯元让有些累了,您走慢点,很快,元让就去了。”夏侯惇喃喃自语间,再次变得昏迷了起来。
等到进入邺城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四月初了,现在的邺城也已经是一片春暖花开的样子,马车一路上没有任何的停跳,直接冲进了崭新的邺城大将军府。
那里是魏王亲自下令给夏侯惇建造的,说实话,夏侯惇这个魏王亲自封赏的大将军,但是夏侯惇还没能搬进来住过,他先是去洛阳亲自镇守城池,给曹丕稳定局势。
等到他终于可以脱手的时候,夏侯惇也已经病入膏肓了,刚刚回到邺城没送到大将军府,先是给送到了医馆,若非是送的及时,夏侯惇就直接没了!
然而等他的病情稍稍稳定下来,也清醒过来之后,医者还没有来得及说完他那句,“切记千万要好生休息,然后莫要在长途跋....”
夏侯惇话都没有听完,就听到了下面人传来了关于曹仁的消息,再然后.....夏侯惇就跑到南阳了。
所以说,夏侯惇这么久,都没能在自己的大将军府好好的看一眼,好好的在自己的大将军府修生养息一番,如今他终于有机会了,他能够回到自己的大将军府了。
只不过....
“父亲,到家了,咱们下车吧!”夏侯惇的长子夏侯充此时已经迎了出来,邀请自己的父亲下车。
但是他呼喊了半天,也不见夏侯惇走下车,也没有听到夏侯惇回话,不得已满脸尴尬的夏侯充最后还是选择上去一看,看看他到底怎么样了。
但是夏侯充上了马车之后,看到的却是很尴尬的一件事,夏侯惇似乎又陷入了昏迷之中,看到这一幕,夏侯充无奈的叹息了一声,说实话他是有些难过的。
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个多么威武雄壮的人,十四岁敢杀人,横行乡里让同乡忌惮,征战多年,上马能领兵,下马能牧民,堪称名将良臣的典范。
所以在这个时候,当夏侯充看到自己父亲这幅样子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充满了难过的。
“罢了,罢了!”夏侯充在心底轻轻的叹息了一声,然后半跪在夏侯惇的面前,伸出手轻轻的摇晃着他。
“父亲,醒醒父亲,咱们回家了!”夏侯充尽量让自己笑起来,他记得大夫说过,要让他安稳一些,让他开心一些,这可能是父亲最后的这段日子了。
可是夏侯充摇晃了半天,夏侯惇都没有任何的反应,这个样子,让夏侯充真的有些心慌了,尤其是看着自己无论怎么呼唤夏侯惇,他都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他这是真的懵了。
夏侯充现在已经是满头冷汗,脸色也是无比的苍白,颤颤巍巍的伸出手,然后将自己的手指放到夏侯惇的鼻子下面。
紧跟着,夏侯充跪在了夏侯惇的面前,直接瘫软在了马车上,嘴唇哆哆嗦嗦个不停,然后突然朝着外面大吼了起来,“大夫,大夫,快让大夫进来,快点!”
夏侯充的吼叫声让外面一群人都吓了一跳,虽然夏侯惇的这几个儿子都没有他们父亲的那个本事,但是每一个都是实实在在的世家子,这种沉稳之风还是有的,尤其是夏侯充这个夏侯家的嫡长子。
但是现在夏侯充身上没有了任何的沉稳,有的只有无比的慌乱,这一下子就让很多人都感觉到情况不对了。
两名早就准备好了的大夫二话不说也冲了进去,然后和夏侯充一起将夏侯惇抬了出来,并且用针灸对夏侯惇进行着急救,但是很不幸的是,他们努力了很久,然后他们还是无奈的宣布,“夏侯将军逝了!”
这一句话将夏侯家所有人脸上的笑容都弄没了,随之而来的是难以掩盖的伤痛。
“轰”的一声,夏侯家府门之外,无数哭嚎声感动了天地,让天空仿佛都变得阴沉了三分。
同时城门处,一批快马飞驰而去,夏侯惇乃是曹魏重臣,是曹魏的擎天玉柱,夏侯惇的死去,对于曹氏,对于魏国来说,那是能够要命的一件事情。
夏侯惇被送回了他的大将军府,送回了他那个从来没有进去过,没有或者睡过一晚上的大将军府,然后整个邺城,开始了素镐全城,并且曹魏大将军夏侯惇的死讯,也开始快速的传了出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