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埋伏(第 3/4 页)
因为受伤在后背只有两种可能,其一就是逃窜,这种情况是最为常见的,被敌人追上之后一刀砍翻在地,逃窜就意味着失败和耻辱。
当然还有第二种,那就是被围攻,很多英勇之人会直接冲进敌人大军之中,然后试图斩将杀敌,当然这群人也是最有可能陷入围攻之众,在后背上落下几道伤疤也是很正常的。
刚刚艳姬夫人在给韩龙包扎的时候,看到他的后背有了不少长长短短的伤疤,所以就不由的嗤笑了出来,“你这个家伙,看着冷冷清清的,一副很厉害的模样,怎么你后背上的伤,比前面的还多?”
“你看过我身体的其他地方么?”韩龙对于嘲讽并没有多么大的反应,反而是平平静静的回怼道,“另外,某家的伤痕是怎么落下的,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艳姬夫人见到他这么疲懒的样子不由的心中一滞,同时冷哼了一声,“和某家没关系?若是你觉得没有关系,那就别让某家帮你包扎伤口啊,事儿办完了,你在这里和某家说这个了?还真是个英雄啊!”
“婆娘!”韩龙等到伤口包扎好了之后,缓缓的站起身来,穿好自己的衣物,“你是不是忘了点什么,刚刚这一刀,好像是某家因为你才受的伤吧,难不成校事府这么多年,就教会你翻脸不认人了么?”
艳姬夫人还想再多说些什么,但是韩龙没有再给她机会,而是直接冷哼了一声,然后扭头就走。
“牛将军已经将战马等物给我等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要靠咱们了!”韩龙将衣冠穿戴好,将行囊带好,“还是那句话,某家想要去西凉张掖等地了,你是如何,现在就在这里分道扬镳也好,跟着某家也罢!”
艳姬夫人听着韩龙的话脸色也是十分的难看,不由的冷哼了一声,她是真的想现在就和这个家伙分道扬镳,从此再不相见了,不过话倒是说回来了,虽然艳姬夫人真的想现在就出现在汉中,不过看到刚刚的架势,他也发觉事情的不对了。
“西凉之地....也不是不行!”艳姬夫人眨了眨眼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跟在了韩龙的后面,朝着外面走去。
韩龙白了一眼跟在后面的艳姬夫人,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他也知道这个女人是自家的师兄给自己准备的一条后路,但是凭良心来说,他是真的不喜欢这个女人,或许说,他是真的不想要这条后路。
自从从荆州回来之后,韩龙对于西川的那些人完全没有了好感,不单单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而是在他在取代了宗子卿之后,得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消息。
当初荆州陷落的时候,刘备并没有在西川的成都或者是汉中的哪里,而是就在荆州不远处,或许说,就在荆州,那个时候,他在临沮,压根就没有离开!
刘备的确是没有带着什么人马,但是关羽在临沮城外不足二十里被东吴士卒围困的时候,临沮城中就有数员大将,不需要说其他人。
就是临沮都督马超和其堂弟马岱两人,带着他们的亲兵就足够将潘璋和朱然斩杀的,可是他们非但没有出现,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不闻不问,任由他们围攻了关羽,直到关羽父子人首分离!
再之后关羽丢失了荆州的消息传到西川之后,的确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或者说让很多人都脸色大变,但是这里面唯独没有刘备。
刘玄德听到关羽丢失了荆州之后,就连自己和关平父子两个都身首异处之后,的确是十分的愤怒,然后他并没有说什么其他的,莫说报仇了,便是装装样子都没有。
作为一个新鲜出炉的汉中王,刘玄德每天都忙着收拾汉中和西川的残局,如今他的正妻王妃吴氏不但是西川的大族,更是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刘永!
此时西川已经暗潮涌动了,作为前任嫡长子的刘禅和新任嫡子刘永之争,现在刘永的势力和背景很明显要比刘禅大得多,而且还有一个刘玄德自己id义子,骁将刘封在上庸虎视眈眈的。
刘玄德自己的家事就已经是让他忙不完了,然后再加上益州和荆州势力的交锋,最重要的是,那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东州党还时不时的冒出来刷刷自己的存在感,现在刘备的确称得上是焦头烂额。
但是这并不是刘备能够对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将阵亡在自己面前熟视无睹的原因,更不是一个能够坐视荆州丢失,冷眼旁观的理由。
而且此时不单单是刘玄德,那个同样和关羽形同兄弟的张翼德,此时也是安安稳稳的坐在他汉中王亲封的右将军,除了每天对麾下的士卒更加的暴躁之外,没有其他的意思。
每日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喝酒,喝醉之后就开始怒骂江东的走狗,然后为自己的二哥痛哭,到这里可以说张飞是一个英勇的汉子,但是后面他就变了,痛苦之后他不是说要去报仇,也不是要去哀求刘备,而是将全身的怒气,都发泄到自己麾下的士卒身上。
据说这段日子,他已经活活打死了十余名士卒了。
若是让地下的关云长知道了,他自己的义弟张飞就是这么给自己报仇的,恐怕向来爱兵如子的关羽会气的从地底下蹦出来!
剩下的人,对于关羽之事分成了两个流派。
益州世家或者益州士子对于关羽丢失荆州乃至直接身亡的事情,除了幸灾乐祸之外想不到别的词语。
至于荆州之人,对于现在的这种情况,一个个展露出来的更多是惶恐,当初中原战乱,益州在刘焉和刘璋父子的带领下,虽然内乱不断,东州党频繁生事,汉中张鲁还和刘璋不睦,但是总的来说,益州还是十分的安稳的,叛乱也好,动荡也好,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所以很多荆州人在受不了那动荡的局势之后,都早早的就进入了益州避祸,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人,比如三辅之地,法家就是从扶风一路跑到益州的,还有孟达,也是法正在扶风的老乡,他们也是东州党的肱骨之人。
不过即便如此,现在在益州的荆州人仍然不是很认可益州,尤其是当刘备由荆州为跳板,一举将荆州和益州连在了一起,而且还打通了上庸之地之后,更是让荆州人见到了希望。
现在的荆州士子在益州仿佛是找到了组织一样,不说其他,便是早年就进入益州避祸的蒋琬,也就是投靠东吴的潘睿的表哥,此时已经表明了身份,自己就是荆州人,和南阳隐居的诸葛孔明联合在了一起。
而现在关羽的事情爆发了之后,荆州的世子顿时变得紧张了起来,他们现在的后路仿佛是断绝了,而且潘睿和郝普这两个蠢货投降东吴也就罢了,偏偏连带着其他荆州士子也不受刘备的信任了。
最明显的就是,刘备对于诸葛孔明和蒋琬等人的态度,此时刘备很明显的更加看重黄权还有吴毅等人,同时对于益州的那些名士也态度好转了许多,相反诸葛孔明则是被他派去收拾益州残局去了。
荆州的士子,聪明的已经知道原因了,不仅仅是因为关羽丢了荆州,也不是因为潘睿和郝普的投降,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荆州士子中,有一部分人,去投靠了上庸的那一位!
刘封本姓寇,乃是荆南长沙寇家的子嗣,可以说是荆州本地的孩子了。
虽然说养子这种东西没有任何继承刘玄德地位的机会,尤其是当刘婵出生之后,就更加的不可能了,但是刘禅现在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其他的。
而刘永虽然有益州势力的支持,但是毕竟年纪太小了,凭着刘备的阅历,绝对不会给吴氏垂帘和益州世家掌控朝廷的机会的,他要的是两个势力之间的平衡,而不是任何情况下的一家独大!
所以现在两家相争的局面让荆州的那群家伙仿佛看到了什么希望一样,真的就有一群蠢货觉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还真的就觉得远在上庸的那个莽夫能够做这个渔翁,荆南的一批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家伙,还偏偏总是和上庸的刘封眉来眼去的。
其中尤其以廖立这个蠢货为主,这个在荆州十分著名的智者,现在却是屡屡犯浑,听说在前几日甚至亲自赴约去了一趟上庸。
现在整个西川的局势比之江东还要混乱,江东是孙权和世家在争权,孙权要的不仅仅是行政之权,还有军权民生等等一切权利,他要江东彻底拜托世家的禁锢。
孙权明白,江东的世家还是江东的世家,江东的发展也离不开江东世家的帮扶,但是孙权必须要让江东的这群世家明白一件事情,到底谁才是江东的主人,这很重要。
相比江东,此时西川也是波涛汹涌的,刘玄德刚刚自任汉中王,论王爵是一点也不比当初曹氏的魏王低上分毫,再加上西川和汉中的地盘,以及刚刚打赢了曹氏的声望,这个汉中王倒是实至名归。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刘玄德当上了汉中王,麾下的诸多大将那也是各自都有封赏,尤其是当初那些支持他的老臣们,那更是一个个的荣耀满身。
也正是因为这个,刘禅这个非益非荆的长子才能够将脚跟站稳了,毕竟刘封身为长沙人,勉勉强强的可以算成荆州一脉,而刘永就更加的不用多说了,其母亲姓吴,这一点就足够了,作为蜀中的大族,吴家世世代代都是蜀中的代表。
而且吴家现在更是几乎摆明了自己的态度,就是要死命保住刘永的地位,同时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人,虽然他们也是荆州人,但是他们现在几乎将自己当成了益州人一样。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李严了,李正方作为荆州的才俊,早年避祸入了益州,然后这么多年也算得上是得到了刘焉刘璋父子两个的信任,在投靠了刘玄德之后,并没有快速的认为自己还是荆州人,而是觉得自己依旧是益州的一份子,并且也是一个支持益州的家伙。
现在西川刘备的麾下已经有些严重的失衡了,哪怕现在荆州之人和刘玄德麾下的老人已经有了融合的趋势,但是两方人马谁都不服谁,刘玄德麾下的老将旧臣,一个个都是位高权重,而且武将之中兵权在手的不在少数。
但是他们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年纪太大了,哪怕年龄最小的赵云此时也已经年过四十了,而且这个家伙还特别喜欢得罪人,不但喜欢得罪人,还正在继续得罪人!
刘玄德的这群老臣看不上荆州的这群空有嘴皮子却没有多少兵力的家伙,荆州势力多是文官,武将之中,要是论起来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守在汉中的魏延,但魏延那是在汝南投奔刘备的,现在也是一副谁都不想搭理的样子。
至于黄忠,那就更有意思了,斩了夏侯渊的黄忠可以称得上是汉中之战的大功臣了,而且还是和刘封都是长沙人,当年也是在长沙并肩作战过的一员猛将,可以说黄忠若是能够点头的话,刘封就算胜算在渺茫也不会比刘禅差到哪里去。
但是自从汉中大战之后,黄忠便开始了闭门不出,同时对外宣称自己病重无法行动,几乎是退出了西川的势力。
这么一算,荆州就算那些士子智谋通天,但是手中无兵无权,力量明显比不过刘玄德麾下的这些老臣众将,所以在他们眼中,这群荆州的士子哪里能够和自己相提并论,更何况,他们支持的那个刘封更是没有资格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