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八章 孙刘大战(第 1/4 页)

    关家的关统,正式拜了这位宗预大人为启蒙恩师。

    虽然启蒙恩师没有授业恩师那么的亲昵和重要,但是启蒙恩师教导的乃是孩子的性格和品格,这是对一个孩子极为重要的人。

    当初江东大乔就为了孙绍的启蒙恩师和孙权闹得十分难看。

    一般人请启蒙恩师,就算请不到那些当代的大儒,但是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请到一个有着足够能力和品格的人。

    若是孩子从小品格没有交好,那么他日后恐怕也很难有太高的成就。

    另外,孩子的启蒙恩师也代表了一个家族的软实力。

    能够轻动多少大儒,然后最后给孩子选择的启蒙恩师是谁,这都是能够看出很多东西的。

    不要小看了启蒙恩师,一个好的启蒙恩师不但能够纠正孩子的品格,甚至可以给孩子选择很多的良师益友。

    这种人脉也是难得的!

    宗预资格足够老,虽然他出名的时间短,但是他的经历丰富!

    曾经在荆州为官,和荆州一脉的士子关系都十分不错。

    廖家,马家还有向家也算得上宗预的亲朋故旧了。

    至于军中,宗预更是得天独厚,现在在前线声名赫赫的吴班,和他也算是同袍。

    出身张飞的麾下,那可是刘玄德的铁杆心腹之人了。

    同时在军中,虽然宗预的脾气性格不好,但是他的人缘真的不差。

    最特别的是,他的品格非常的好,这一点简直就是奇迹。

    宗预骄傲却不自大,知命却不认命。

    现在又是丞相府的属官,未来那也是前途不可限量版!

    (关于宗预,这是一个被埋没的君子。

    《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二年,丞相亮开府,领益州牧,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辟尚书郎蒋琬及广汉李邵、巴西马勋为掾,南阳宗预为主簿,皆德举也;秦宓为别驾,犍为五梁为功曹,梓潼杜微为主簿,皆州俊彦也;而江夏费祎、南郡董允、郭攸之始为侍郎,赞扬日月。

    在这里面记载了,宗预是诸葛亮第一批收录到自己丞相府的官员。

    而且这里面的划分很有意思,前面的辟尚书郎蒋琬及广汉李邵、巴西马勋为掾,南阳宗预为主簿,这后面有一个皆徳举也!

    后面的秦宓为别驾,犍为五梁为功曹,梓潼杜微为主簿,说的是皆州俊彦也。

    也就是说,在华阳国志这里面,能力和德行其实是话分开来的。

    其中蒋琬身体有问题,加上之前有一个不算太大的错误在,所以他的德行放到一边。

    剩下的三个人,在历史上,就算不是德行非常强,那也是十分孤高的!

    史书上记载的另外几件事,也说明了宗预这个人很骄傲,不服输,但是的确文武双全!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延熙十年,为屯骑校尉。时车骑将军邓芝自江州还,来朝,谓预曰:“礼,六十不服戎,而卿甫受兵,何也?”预答曰:“卿七十不还兵,我六十何为不受邪?”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

    和蜀汉后期的权臣邓芝直面都一点不知道服软认怂,这是一个不怕死的人。

    之后在诸葛瞻当政的时候,他更是直言自己等死就够了,不想去阿谀奉承了。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景耀元年,以疾徵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预,欲与预共诣瞻许。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遂不往。

    这里面能够看出来,廖化和宗预的感情,应该是十分不错的。

    但是宗预对廖化,那就是有话直说罢了,或许也是因为几十年的老朋友,说话也不害怕得罪人,这么直白,也真辛苦廖化没有被他给气死了!)

    所以说,又宗预这么一个老资格而且又颇为执拗得人给关统放启蒙老师,还真是十分不容易的。

    关统在这里行了拜师礼,而杨戏作为他的“良师益友”身份的杨戏,也和他一起,朝着对方行了个半礼。

    看到这一幕,关兴的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以为自己没有办法让关家起死回生,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快就在在关家再次看到这么一副场景。

    虽然说,这个地步距离当初关羽还在的时候差的很远,但是他却可以光明正大的说,他将关家救回来了。

    至于另一个方向,关银屏的眼睛,在蒋琬朝着刘复拜下去的时候,她的眼睛就已经死死的盯在刘复的身上了,她现在就想知道这个看似什么本事没有,却又无所不能的家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初在江东,自己举步维艰,多少次觉得自己就要撑不下去了,就是这个一直默默的跟在自己身边的家伙,求得了江东郡主的帮忙,从此自己就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关银屏不相信他回事糜芳找来的人手,他知道,一个能够动辄求动江东郡主的人,不会是糜芳能够请得动的。

    至于这一路上,虽然关银屏不吭声,但是不代表她不会看,她看的很是分明,在南郡的时候,有人接应他们,给他们足够的钱粮物资,在樊城出现的那个年轻人,虽然没有表露身份,但是那一身贵气仍然是让关银屏感觉到心惊。

    她常年在成都生活,他见过很多贵公子,西川也有很多自命不凡的世家,但是他们的子弟,和那个人身上的贵气,完全不可同类而语,而这还不是他印象最深的。

    她现在都记得,他们走到上庸的时候,关银屏本来会担心见过她的孟达会将她们擒下来然后送到洛阳给曹丕发落,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在上庸这一路上,风平浪静。

    本来她还以为是自己的运气好,但是她现在想想,明明就是身边的家伙早就已经打点好了一切。

    而到了成都,本以为这会是自己的地盘的,但是还没等自己给他什么东西,他就给自己带来了一样又一样的惊喜。

    称呼赵云为叔父,称呼刘巴为伯父,蒋公琰等人称之为公子,诸葛亮和他相交,便是太子刘禅,似乎也和他有些关系。

    当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毕的时候,自然是关家设宴款待诸位的时候,年老体弱的刘巴并没有再参与,而是直接退了出去,不过关家人知道,刘巴并没有离开。

    而是和丞相诸葛孔明以及太子刘禅一样,在后院之中,和刘复互相寒暄了起来。

    “族兄...”几个人之间最先开口的竟然是太子刘禅,“说实话,这应该是我第一次见到族兄,当初见到族兄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未曾想到见面的时候,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了。”

    刘复看着刘禅,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默默的行了一个礼,对于刘玄德父子,刘复也是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比较好。

    刘复是刘磐的儿子,同时算起来,他管刘琦应该叫做大伯,因为刘磐和刘琦之间的关系,他们这一支虽然最后退隐了,但是所有人都是认为他们和刘琦是一起的。

    但是最后刘琦却是十分窝囊的死了,这实在是有些丢人。

    (关于刘琦是不是被刘备害死的,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史书记载,但是刘琦绝不是一个傻子,或者说作者甚至一度觉得刘琦之所以会死,完全就是自己想明白了而已。

    刘琦的家世十分的优秀,或者说,刘琦的家世可比他弟弟的家世好太多了,因为他们的母亲其实是一个人,刘琮之所以得宠,是因为他的妻子乃是蔡家的侄女,所以蔡夫人这才愿意将刘琮送上荆州牧的位置。

    至于刘琦的家世,他的母亲乃是陈氏,说实话也就是陈氏死得比较早,否则蔡夫人就算成为了平妻她也不敢和刘琦碰,因为他母亲的陈,是颍川陈氏的那个陈。

    作为阴谋算计的老祖宗,再加上中原第一序列家族的名头,蔡家真的不敢和陈家怎么动,这也是为什么蔡夫人没有儿子,也没有打算给自己安排一个儿子然后送上位的原因。

    就算陈氏死了,刘琦和刘琮那也是陈家的外甥,他们蔡家可以选择一个上位,但是绝对不能从他们手里夺走属于他们的位置。

    至于刘琦本事其实是有能力的,他不是真的没有能力,当初刘表只身入了荆州,为了能够将荆州拿下来,他不得不依仗荆州两大世家,蔡家和蒯家。

    将军事大权送到了蔡家手中,整个荆州的水军几乎权势蔡家的势力,至于行政之权他交给了蒯家的两兄弟,至于刘表自己,专职教化,然后偷偷摸摸的让自己的从子刘磐将荆南给拿下来了。

    再说回刘琦,这个人很聪明,他知道轻重,作为长子,当他看到这时候对自己的风声不对的时候,他会用最快的速度寻求帮助,甚至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放弃中央,转战地方。

    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於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几件事,刘琦曾经十分的收到刘表的喜爱,或许是因为刘琦和刘表长得太像了,所以这才让刘表十分的喜欢这个长子。

    再说他的勇气,一个深受重用的长子,就因为一些事情,自愿放弃长子的继承权,直接选择外出为将,从头开始,江夏这种地方可不是什么良善之地,哪里被江夏黄家掌控多年,士卒也多为黄祖父子的嫡系,虽然现在他们群龙无首,但是同样也不是一个公子身份能够拿下来的。

    但是就这种情况下,刘琦在建安十三年,江夏太守黄祖战死,刘琦立刻自告奋勇请求担任江夏太守之职。成功逃过了后母和蔡瑁的陷害,并为他日逃亡的刘备建立避战之所。

    这里面可没有《三国演义》上说的,带着什么伊籍,关羽等人,那就是靠着自己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船,一个公子的身份,然后将整个江夏收入了麾下。

    并且在同年,刘表病故之后,他居然还能飞奔回到襄阳奔丧,并且在外面做了一场大戏之后,就借着蔡瑁的话离开了襄阳城,成功的让自己再次幸运的回到了江夏。

    另外,关于这一段,在《典略》上也有记载:表疾病,琦还省疾。琦性慈孝,瑁、允恐琦见表,父子相感,更有讬后之意,谓曰:“将军命君抚临江夏,为国东籓,其任至重;今释众而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遂遏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着迷 女配没有求生欲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顶级猎食者 是心跳说谎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看鸟吗哥 疾风吻玫瑰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嘘,国王在冬眠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良辰美景好时光 我五行缺你 金牌调解员[快穿] 日夜妄想 入戏(娱乐圈) 你老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