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青萍 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 3/4 页)
等等,王越?辽东?剑术大家?
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辽东王越,那个三国一代剑术宗师?
想起便宜老爹给自己留下的《庄子心经》和《白云十三式》,再听着王允的百般解说,王黎不由瞠目结舌:自己这个便宜老爹还真有可能就是那个历史长河中赫赫有名剑术名家,魏文帝曹丕的师祖。
辽东王越!
……
王越的一生可以说是一场悲剧,年少时,任侠使气修道弄剑,为王家所不容,只得携妻‘私奔’辽东;而待其中年后,其剑术虽已至臻化名震京都成就一代大家,却又为朝臣鄙夷,不得不再次消失在大众眼中。
但是,更可悲的是,据王黎对历史浅显的了解,王越虽是剑道大家,却是一个俗人,不折不扣的俗人。与闲云野鹤仗剑天涯的诗意生活相比,王越更为热衷的却是仕途,大汉朝的那巍巍高耸的冠带才是王越更在意的物件。
遗憾的是,王越虽成为帝师,却也成为了朝中众臣的靶子。“肉食者鄙”,可“肉食者”更鄙那些只知舞枪弄棒粗俗不堪的武夫,是以“肉食者”的鄙视和攻击,从此绝了王越仕途的上进之路。
而后数十上百年的三国纷争时期,王佐之才、算无遗策的谋士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久经沙场、所向披靡的武将更是灿若繁星。诸葛亮、郭嘉、关羽、赵云、张辽等威震华夏流芳后世。
而王越或者已因此一蹶不振,或许亦如其剑术一般孤傲不桀。反正,其人其剑在这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乱世中,在董卓、袁绍、曹操、袁术、孙坚等十八诸侯,甚至其后的魏国、蜀汉及吴国等逐鹿中原的群雄里,竟找不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一代剑术名家竟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连个浪花都翻不起。
哎!
王黎叹了一口,想那王越一身剑术却夹杂在这门阀世家、儒家治国的夹缝中越活越憋屈,其人以悲,其剑以悲。
王越虽然过得不够理想甚至闹心,但终究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出世”过,奋斗过!
可是阿母呢?如果说王越就是阿母的天,那么自己便是阿母的地。阿母放弃了锦罗绸缎朱门绣户,得到的又是什么?半生中的粗茶淡和饭节衣缩食!
想一想,阿母当年独自带着以前的自己在山中讨活,既要防备大虫毒蛇,又要教自己读书练剑;想一想,阿母不过以弱女子,却推着独轮车带着自己,越大山,趟长河,千里迢迢从辽东来到魏郡;想一下,阿母本来并州一大家闺秀,却用那双本该写诗绘画的手浆洗衣服做女红,独立撑起这个家。
可是王越呢?十数年不见踪影,任由阿母独自面对艰辛苦楚,一人一把屎一把尿的把自己带大;任由阿母不远千里,风雨兼程,从辽东到冀州;任由阿母十数载牵肠挂肚,独守空闺。他这些年可曾想起过阿母,可曾想起过自己?
就算魏郡与雒阳尽在咫尺,也不曾回家看顾一眼,更不曾只言片语寄回家中,就这样放任自己母子二人于不顾?
想到这,王黎不免觉得口干舌燥,色怒于形,问道:“那他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