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刺董(第 2/4 页)
翌日傍晚,长安街章台路尽头的丞相府外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巡逻和护卫的兵士精神抖擞冷面寒星,府中却早已人满为患,赴宴的官员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大堂上董卓起身向众人稽了一礼,笑盈盈的看着堂上高座的母亲:“阿母,您今日可还高兴?”
“高兴,老身这辈子都没有这么高兴过!”董母满是皱褶的脸上硬生生的挤出一朵喇叭花,“你阿翁去世的早,老身一把屎一把尿的将你们兄弟几个带大,唯恐你们吃不好穿不暖,埋没了你们董氏的门楣!
你兄长董擢早夭,只留下一个璜儿。所幸你和儿长大成人,现在还都是国家的栋梁,一个将军一个丞相。老身跟着你们两个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您老高兴就好!”董卓向下压了压手,待大堂鸦雀
无声,接着说道,“孩儿还给您准备了您最喜欢的戏,您老慢慢品尝!”
董卓轻轻咳了一声,双手一拍,一座精美绮丽的莲花台从中门缓缓的移到堂下。那莲花台方圆约有一张的直径,全是以红色绸缎铺就,上撒满黄色的丝帛,在灯火的照耀下极是富贵和喜庆。
八名大汉单肩扛起,右手则护在莲花台下。
台上一名妙龄女子,身着大红霓裳,几条丝绦从胸前后背绕过又从肩上一直绕到手头,峰峦如聚波澜壮阔。她的脸上也挂着一寸大红方巾,仅露出一双会蓝汪汪的会说话的眼睛,一块蓝色的幂罗从额头上垂了下来,仿佛雾里看花一般,也映衬的越发婀娜神秘。
“醉玲珑贺董老夫人寿!”
刚到堂下,那女子双手一抖,手中的丝带朝两边飞起,人已腾空而起清脆的嗓音在半空响起。原来,那女子正是名震长安的飞天台柱子醉玲珑。
台下的八名大汉也不约而同的将莲花台轻轻往上一抛,单膝跪了下来同声贺道:“飞天贺董老夫人寿!”
好一个醉玲珑,但等大汉言毕,把那芊芊细腰就地一扭,身子亦如蛇一般在空中转了一转,右脚着地,左脚轻轻一磕半跪下来,随着莲花台轻轻的落在八人的肩上。
“好!”醉玲珑这一亮相顿时引来无数鼓掌和喝彩声,董卓和董母也目不转睛的看着台上。
接着,一股悠悠的芳香散开,彦达缚莲花台后闪了出来,手中一把胡琴轻轻的拉动,幽幽的胡琴声从弦上缓缓流淌出来,似呜咽,似哭泣,又似一滴滴小雨落在树叶上。
四名豆蔻年华的女子一个箭步一扭腰翻上莲花台,将醉玲珑围在中央。均是黑发碧眸,身上的衣服却充满异族情调,黄色的衣袍紧紧贴在身上,露出雪白修长的大腿和盈盈一握的细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