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雒阳风云(二)(第 2/4 页)
施仁政,意欲杀伐,是想断本宫一臂吗?大兄,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你与宦官对于本宫来说,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成。本宫言尽于此,还请大兄好自为之!”
……
呸!若非当年我等拿出千万钱财为太后取悦先帝,太后又怎么可能成就今天的地位?一个忘恩负义之徒,就凭你手中的杀猪刀也想学前朝窦武故事,开特么的什么玩笑!
哼!举起碾盘打月亮,不自量力!
看着何进走出永乐宫,桂树上一道人影冷哼一声脚下一蹬,树枝轻摇,树影婆娑,人亦如鬼魅般消失在树冠中。
……
垂头丧气的回到大将军府,日头已经掉到山的那一边,何进走下轿回身看了一眼,只见那皇宫已隐在一片暮色中,甩了甩衣袖重重的出了一口浊气疾步走入府中。
“大将军,你可曾将我等商议之事禀报太后,太后意下如何?”袁绍急忙迎了上来。
何进扶着袁绍入得堂来,见典军校尉曹操、主簿陈琳及何、荀攸等人也在场中,示意众人坐下,叹了一口气睁眼瞎话张口就来:“哎,本将军也深知张让此獠狼心狗肺惑乱家国,但太后始终不允,本将军据理力争也差点被赶出宫来,你等可有其他良计?”
看来依靠宫中这条路是行不通了!众人一时哑然。
突然,袁绍脑中灵光一闪,霍然站起身来:“大将军,末将倒是还有一计,不知将军可敢应允?”
“何计?”
“将军可还记得前朝晁御史之故事!”
晁御史就是晁错,豫州颍川人,文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太常掌故,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内史,直指御史大夫。其人重农贵粟移民实边,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因为坚决主张削藩,触怒了当时的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的诸国宗亲,吴楚七国随即打出“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发动叛乱,晁错为景帝腰斩于市。
何进接过侍从手中的茶饮了一口道:“本初之意,可是由外而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