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青萍 第105章 边城(第 2/3 页)
“大胆!”军司马霍然走上前来,朝董卓一声怒喝,“董将军身为我大军副帅,怎敢如此与大帅说话?”
董卓脸色一僵,正欲朝那军司马发火,却见皇甫嵩朝军司马摆了摆手,不以为的笑了笑:“仲颖来意,本帅已尽知。陈仓县城虽小,城池却颇为坚固,城中万众一心,王国大军又不善攻城,陈仓急切不可下。仲颖又何须急迫?”
董卓哼了一声,讥笑道:“朝廷命我等解围陈仓,末将不得不急!大帅按兵不动,难道是在等王国主动撤军?”
皇甫嵩淡淡的看着董卓,点头笑道:“仲颖果然知我心意,本帅驻扎于此,就是在等王国撤军!五丈原离陈仓不过数十里,不过半日便至。
我军驻扎于此,即可对王国施加压力,令其分兵防守不敢全力一搏,又能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何乐而不为?
等王国久攻不下之时,兵力必然疲惫士气更加低落,届时,我等再派兵袭扰叛军粮道,与陈仓守军联手,内外夹击,王国还能溜得掉吗?”
见董卓怒气冲冲的来,又怒气冲冲的离去。军司马呸了一声,谏言道:“大帅,董卓此人飞扬跋扈,素有野心,将来必然为患,大帅何不将此人以军法震之?”
皇甫嵩看着军司马,突然笑了起来:“你可知此人当初至凉州之时,时任军司马的孙坚怎么和张温说的吗?你和孙文台都是身为军司马,心思竟然一般相同,看来董卓的盛气凌人,专横跋扈,在军中已是盛名在外了。”
军司马见皇甫嵩对董卓之事表现的有些淡然,颇为焦虑,急忙问道:“那孙文台如何说?”
皇甫嵩叹了口气,指点道:“张温初至长安时,曾诏书相邀董卓,卓久不至。孙坚私下谏言张温卓罪有三:其一,骄纵狂妄,屡触大帅;其二讨寇不利,使贼做大;其三应檄召而不至,视军法于不顾。
其又言:古之名帅以朝廷威仪服众,皆因杀人而起。譬如司马穰苴斩庄贾,魏绛杀扬干仆从,军中无有不服。
但是张温并未接受,依然倚重董卓。正因为如此,也才会有当初的边章美阳大败以及后来的董卓一军独全。”
“大帅!”
“此事不用再说了!”皇甫嵩打断军司马的
话头,说道,“德玉也给本帅的书信也曾提及此人野心勃勃,但本帅乃陛下钦命,怎么可能因为一时不满和揣测就任意斩杀大将呢?张温既然可以虚怀若谷,嵩又怎能落后于人?此事不必再议!”
皇甫嵩摆了摆手,径直离去,将军司马那半截话给堵进了肚子,差点没把他的肚皮给憋破。
自此,四万大军就在五丈原驻扎了下来,每日除了操练和数千人马袭扰王国粮道外,便是养精蓄锐呼呼大睡,直到十二月中旬。
陈仓终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漫山遍野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