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 空仓绝岭(第 3/4 页)
对于秦国而言,最好的状态就是引蛇出洞,让赵军主动战秦国是最好的,所以这是需要时间,也是需要机会的。
秦王宫中,昭襄王嬴稷一筹莫展,随后有声音而道:“大王秦国不易出兵赵国丹水,否则损失过大即使渡河,也难以大胜”
“武安君,你的意思是?”
“赵国重要在于将领,廉颇年迈,经验丰富且沉稳,所以在固守之上,是一个不好对付的敌手”
“武安君觉得如何,不然你换下王龁,攻下赵国如何”昭襄王而道。
但是白起不这么认为,其实范雎的想法同白起无不同,因为白起是眼下秦国的最后一张底牌,秦国为攻,赵国守,所以赵国派出廉颇不为过,但是秦国派出王龁也可以。
如果秦国攻击而立马派遣白起,实为意义不大所以,当下白起觉得与范雎都是一个意思,王能够理解,但是王很着急。
范雎安慰道:“大王,自献公开始,多少代秦人一直在等,何需愁烦一时”
听闻这里,嬴稷内心平和多了,好像确实如此,对于秦国而言,等了上百年,何愁这一时,随后有侍卫端来九鼎,也就是周王畿沦陷以后,秦国人从其中搬来的九鼎。
九鼎预表着九州,当然这个还不是九鼎真正的秘密,其中最重要的秘密,就是九鼎之中,存放当年大禹治水以后,大地九州的山河地图,其中详细的记载了,九州之中的地形地貌,以及河流等重要的军事情报。
王龁在前线,秦人手抄有一份,所以王龁才会深知丹河的问题所在,此时的秦军,除了在丹水河设下攻势,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昭襄王而道:“难道就这么耗着?”
白起回答:“只有如此”
范雎则告诉昭襄王:“我王放心,时机总会到,而我秦国熬不住,赵国更是熬不住,眼下李冰父子都在蜀中,只有其中,拥有大量的粮食,可以支撑我秦国跟赵国来打一场消耗战”
“要持续多久?”王问道。
两臣子对视,大家都说不准多久,但是有一事是可以明了的,那就是蜀道难……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