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节 接风洗尘(第 3/4 页)
宗明见沈牧沉吟不答,以为沈牧正在盘算义气门有多少人马。心中想到:便是沈先生想破了脑袋,也绝不会知道义气门兄弟的数量。就是自己也不敢相信,他们会有这么多人。
宗明颇为开心道:“告诉先生,咱们现在足足有五千多兄弟……比之中央军大营的人数还多,就这还是因为段当家嫌人太多,没有全部接纳……”
沈牧听了,更是有些烦忧。
林子大了,自然容易引起樵夫的注意。池塘水深,更容易招来渔夫的关注。
开宗建派也是一样。
从表面上看,目前以自己人脉,义气门再西山道里并没有任何人敢动。可耐不住这些人脉都是虚的……
且不说俞永和这种投机分子,便是慕容桓也并非表现的那般可以信任。慕容桓之所以器重沈牧,并非因为沈牧的智慧和才干,更重要的是因为沈牧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威胁到镇南王的势力。一旦义气门越做越大,慕容桓作为西山道的“主人”,一定会坐立不安。
这就好比如今的永宁帝,巧设机关、费尽心思想要拔掉四王这四颗云照的蛀牙一般模样。
不是别人不动你,只是你还不够资格,让别人瞧得上眼。
义气门的壮大太过迅速,一旦慕容桓回过神来,一定会想法对自己施威。
当年老头子不也是旁敲侧击的让自己抛却建立山寨的想法,而重新创立名门正派么!
说白了,平民百姓,如何能于这些王侯将相争雄!
沈牧应了声“是”,沉闷的喝了一口酒。
宗白瞧得清楚,忙问道:“沈先生,有什么烦忧之处么?”
沈牧摆摆手,这些事与他们说了,也是无济于事。相反,若是说他们错了,反而会使这些兄弟心生疑窦,反觉得自己小题大做。
虚的想个好法子,既能保证自己不被别人欺负,也要保证不留给别人口实的好。
提到青衣坊,沈牧忽的想起青衣坊那位迎月姑姑,此人修为匪浅,自从雍王府一事后,便一直不见踪影,也不知她去了哪里?
以迎月的性格,当不会这般轻易放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天来,她却一直没有行动。
现在回想起来,雍王府的事,有点儿诡异,太过顺利,顺利的让沈牧仔细回想,有些毛骨悚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