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合作(第 4/4 页)
亚视的制作能力可不低,每年拍摄的电视剧至少在三百到四百集,而且,这还是刻意压低了拍摄效率,因为只是这些作品,亚视自己都消化不了,很多电视剧只能作为库存储备,或者销往东南亚。
如果能够顺利进入内地的话,以后亚视就可以开足马力,加快制作效率了。
曾丽珍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靠京台一家每年三部戏的份额,显然不足以消化亚视的产量,再多的话,李副台长肯定不答应,毕竟作为京台制作部门的主管领导,他也得保证自家的利益。
外购片多了,就要挤压自制片的生存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的看片会之后,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动静了。
易青在香江带人狙击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内地的电视从业者也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在他们看来,港台同样是来抢食的狼。
想要进入内地市场不容易,到时候,牺牲掉一部分利益也是在所难免的,对此,易青和曾丽珍都很清楚。
不过,现阶段他们所需要的是扩大亚视在内地的影响力,利益方面那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
前世,在内地提到香江电视行业,人们本能的就会想到tvb,想到无线五虎,想到《射雕英雄传》、《大时代》等等经典港片。
而亚视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那么多年下来,一直到亚视停播,也就一个《大侠霍元甲》,就这还经常被误认为是tvb的作品。
现如今,易青既然做了亚视的当家人,自然得带着亚视先期将内地的市场占领,不断挤压tvb的生存空间。
不光是电视剧,还有亚视的那些明星,前世,香江明星大举进入内地发展,还要等到新世纪,可易青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香江的市场实在是太小了,可以挖掘的潜力空间就那么大,大批量的艺人培养出来,却没有相应的机会,实在是浪费。
先以电视剧打前站,让内地的观众熟悉香江的作品,艺人,然后就是让艺人们大举北上,在日本,欧美明星进入内地之前,先期占领市场。
这样做也完全不用担心会侵占内地艺人的生存空间,毕竟这么大的市场,单靠每年内地影视学校培养出来的演员,还有那些歌手大奖赛培养出来的歌手,根本就吃不下。
看看后来内地的演艺圈就知道了,造星能力实在是一般,多年下来,能熬出头的也就那么点儿人,大量的工作机会只能被那些俗称流量明星占据,实在浪费。
论造星能力,香江演艺圈可是要比内地强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