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开山大作(第 3/4 页)
这部电影也是张一谋面对电影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实现自身艺术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明星云集,场面宏大,画面精美,武打设计挥洒写意,将中国传统意境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造型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电影新一轮的票房神话和电影产业化模式。
就连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也认为: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
同时,英雄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实现了两者兼具。
其风格、色彩、意境的东方风格,美轮美奂的视听奇观,大明星的组合,杜克风、程晓东、和田惠美、谭顿等跨国跨地区制作团队的建构,也为后来中国的商业大片提供了可以复制的模式。
另外,英雄带来的电影产业化运作的模式也是颇有启示的,从前期的策划筹备、类型片明星制,到拍摄制作,最后宣传发行,英雄呈现给人们的,是一整套迥异于国产电影以往操作路数,却又完全符合商业规律的市场化电影运作范式。
前世,这部电影上映两个月,国内票房就达到2.5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是获得了国产电影空前的商业成功。
从某种程度上说,英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的一块里程碑,它在艺术和商业结合的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发展上,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
在国内获得了成功,同时英雄在西方也受到广泛好评,只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对于西方人来说确实比较复杂,许多西方观众只为电影的图像美感叹为观止,却难以理解电影要表达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但是,成功就是成功,美国纽约时报曾以两个版的篇幅报道了英雄在美国上映的盛况,评论称:英雄这部中国电影,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虽然,在北美延迟了两年才得以上映,但是,依然受到北美观众的欢迎,登顶首周票房冠军,真为国产片长志气。
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中,英雄位列第一,这也是华语电影首次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第一名,杂志对这部武侠巨制赞誉有佳,认为影片无论色彩的运用、动作设计及摄影画面都是上乘的创新。
总之,英雄是内地大片的开山之作,也为内地贺岁影片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型:武侠大片,这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历史上,应当被浓浓地写上一笔。
不过,英雄也并非是无懈可击,最大的缺点就是故事剧情太过于单薄,不足以支撑起90分钟的长片电影,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对于西方人来说比较复杂,但对于东方人来说,却又过于简单了。
情节中,缺少那种贴近生活的真实,感觉到人物性格的前后发展变化比较突兀,斧凿痕迹比较深,失去了真实性。
给人的感觉是演的不是人,而是神。
主角五名也给人不够丰满的感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由于在影片中相对的黯然失色,没有达到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那种催人泪下的悲剧色彩。
另外,电影的场景虽然壮阔、美丽,但是艺术的真实却不允许夸张过度,秦国的文武百官、士兵,总是像蝗虫似的出现在画面上,十足是一群无能之辈,其实正面人物往往需要反面人物的陪衬,而且,要恰到好处进行对比,否则总是给人做戏的感觉。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