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袁四爷(第 3/4 页)
程蝶衣的一生就像是那个年代伶人的缩影,风华绝代换来的却是被有权有势者的欣赏,玩弄,这不叫爱情,这更不叫珍惜。
袁四爷的再一次登场就是在小日本子占领北平,程蝶衣演唱贵妃醉酒的时候,袁四爷同日本人一起坐在高楼听戏,证明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汉奸。
时局动荡,京剧的舞台也不安宁。
程蝶衣却不管台下如何吵闹,始终都在忘我地演出,得到袁四爷和日本人的掌声。
这一段能看出袁四爷和日本人都确实懂戏,但并不能说明袁四爷珍惜程蝶衣,在他的眼里,程蝶衣或许就是个玩物,仅此而已。
再后来,小日本子被打跑了,因为程蝶衣曾给日本人场戏,被捕入狱,段小楼去求袁四爷救人。
袁四爷开始的态度并不配合,反而因为过去“霸王回营该走几步”,而刁难段小楼。
他在明知程蝶衣入狱,却还在优哉游哉地玩鸟,这是因为程蝶衣后来开始吸大烟,不再唱戏,不再扮演虞姬了,也就没有利用的价值了。
多亏机智的菊仙出手相助,还宝剑暗示袁四爷和程蝶衣的关系非同一般。
程蝶衣如果是汉奸的话,袁四爷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袁四爷去救程蝶衣也是被迫的,并非真心实意。
法庭上的这场戏,葛尤奉献了极为精彩的一幕。
袁四爷严肃地质问检察官,把国粹叫做淫.词艳.曲,究竟是谁辱我民族精神,坏我国家尊严。
原版电影里,葛尤这一段的表演十分出彩,一个抗战时期的汉奸,居然在神圣的法庭上如此大义凛然,却没有丝毫违和,当真荒唐。
袁四爷质问法庭,却并不是为了程蝶衣,只是因为他本身的确痴迷京剧,所以当程蝶衣一心求死的时候,袁四爷立马就走了。
等到再出场的时候,袁四爷已经走到了末路,可即便是被五花大绑,他最后临死前的台步,都能看出他对京戏的痴迷。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把蝶衣当做真正的爱人,甚至朋友。
总的来说,袁四爷这个人,聪明,霸道,虽是戏迷,却并不入戏,爱惜京剧,却并不珍惜蝶衣。
在整个故事里,袁四爷这个角色出场不多,形象却十分典型,立体。
其实,这样的人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并不少见,这类人没有基本的是非观,行事全凭个人好恶,或许会因为一时兴起偶尔做着好事,但大半生都在为恶,说白了,就是纨绔子弟。
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放大了他人性当中恶的一面,以此来突显程蝶衣的悲剧人生。
所以,别看这位袁四爷的戏份不多,但是其在整个故事当中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角色,易青可不放心交给别人,只能葛尤来演。
“准备的怎么样了?”
“还行,我正托人打算找几个京城的老人聊聊呢,这个角色不好演,不过挺有意思的。”
因为易青的缘故,葛尤这辈子的演艺生涯也和前世有了很大的不同,第一次在电影里挑大梁就是《活着》这样的大戏。
现在让他接别的角色,他演着都觉得不过瘾,这两年多,第一个走进他心里的角色,就是这位袁四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