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人人追捧《大宅门》(第 3/4 页)

    可以这样说,《大宅门》剧本里的故事和人物,将近七八成都取材于现实:李香秀的原型叫郭榕,15岁就被父母卖给乐家老太太身边做抱猫丫头,后被70岁的乐镜宇不顾家人阻拦继为正室,而导演郭保昌,正是郭榕的养子,是剧中李天意的原型;白玉婷嫁给戏子万筱菊照片的看似荒唐的情节,也取材于乐家的真实事件,白玉婷的原型是导演郭保昌的十二姑,而现实中十二姑迷恋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国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先生,十二姑痴情不改,嫁给梅先生照片的事情,在当时的京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如此种种的情节,不胜枚举,也正是这些来源于真实故事的剧情,才成就了《大宅门》的经典。

    所以说,这部剧受欢迎不是没有原因的。

    剧本好,人物塑造也格外鲜明,很能吸引到观众的眼球。

    一个有心计有能力的女人,在走向颓势的家族中力挽狂澜,并掌控封建大家庭,讨好了女性观众。

    一个叛逆的公子哥儿,在被赶出家门后自主创业,左手金钱,右手女人,走上人生赢家道路,满足了男性观众胃口。

    更别提他的后.宫有贤妻良母型、妩媚风流型、老实乖巧型、活泼鬼机灵型,估计是个男人都羡慕不已。

    再加上其他丰富的人物,大爷的固执己见,二爷的唯唯诺诺,三爷的卖弄聪明等等,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另外,剧本写的好,节奏掌握的更好,不像有的电视剧为了拖篇幅,10集过后就罗里吧嗦,拖拖拉拉,《大宅门》的故事情节,节奏快,丝毫不拖沓。

    通常上一个镜头说要做什么事,下一场戏里已经做好了,人物在饭桌前一边聊天,一边道出结果。

    上一场戏和下一场戏之间的时间距离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将不必要的叙事都剔除掉,做到了简洁精致。

    在情节设计上,也是有起有落,同时把握到了观众心理,有一定合理的反套路设置,兼具憋屈感和爽感的情节交织,事件有头有尾,坏人最终得到了惩罚,或者有变好的方向,这些都很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

    当然了,有人喜欢也有人唱反调,最近报纸上就有些个闲的屁疼的所谓学者公开抨击,说这是一部宣传封建礼教的电视剧。

    这么说的人纯属脑袋瓜子让狗屁给崩了,没有娘胎带出来的脑血栓都说不出这样的话。

    说《大宅门》宣扬封建礼教?

    真不知道他们到底看没看,如果没看就搞这种不教而诛,那只能是别有用心了。

    因为说《大宅门》宣扬封建礼教根本就站不住脚。

    难道剧中白景琦的反叛性还不够明显吗?

    白景琦天生就不是循规蹈矩者,父母头疼,老师躲着,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能让他敬服,使他服从管教,所以真正能管住他的人只有季师父和白文氏。

    季宗布虽也是官场中人,军机处大臣,但呈现给观众的更像是一个游离于权力中心和封建礼教之外的游侠式人物,是一个兼具自由与强大的象征。

    能够看到,季师父的早逝,相当于白景琦自由与梦想的消逝,而随着年纪渐长,社会阅历增加,白景琦变得成熟和圆滑,向封建家庭靠拢,也一直听命于白文氏。

    直到白文氏死去,同时贤妻良母型原配黄春和白雅萍也相继去世,这两位都是深受封建礼教毒害之人。

    可以说,自此之后,白景琦周围那种封建家庭的氛围大减,给他娶妻香秀做好了铺垫。

    再有就是黄春的悲剧,从小远离亲生父母,在农村被养父使唤干活,天生身子柔弱,儿子也不争气,还被打断腿,丈夫变心娶妾,父亲是人渣,母亲命苦,自己中年早逝。

    黄春从源头上起就是深受封建礼教毒害之人,她虽然被三爷找回,但也是被利用作为报复武贝勒的赚钱工具,之后与白景琦的婚恋,也是长期不被封建家庭所看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回1982小渔村 捞尸人 讨逆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重燃青葱时代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龙王令 国民法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巅峰学霸 终极火力 1979黄金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修罗剑神 大国军垦 华娱从男模开始 混沌天帝诀 神州战神
最多阅读 捞尸人 丹霄万里 理我一下 好运时间 斗爱之冠 蜜桃甜 漂亮朋友 顶级诱捕公式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覆水满杯 慢性沉迷 盖世神医 完美无缺 白色口哨 忤逆本能 黑天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穿书拯救悲惨反派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强制霸爱:冷情BOSS,请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