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二章 圈子(第 2/3 页)

    填饱了肚子,俩人这才有了聊性,冯晓刚和易青虽然是初次见面,尽管易青刚开始和冯晓刚套近乎是带着目的性的,可这会子是真觉得眼前这位对他的脾气。

    冯晓刚更是如此,以前上学,当兵,在城建公司上班,倒是还不觉得怎么样,可自打一门心思的想要往文化圈里混,他觉得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憋屈。

    圈子里那些个真正的大拿没人瞧得上他,尽管他伏低做小装孙子,可他巴结的那些人,始终都和他隔了一层,贴不上心。

    好不容易混进了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可真进来了才知道,这个圈子里更tm乱套,资历、地域,宗宗样样都像是卡着他的脖子一样,让他没一天是舒心的。

    有心辞职不干了,可是又舍不得,冯晓刚也只能让自己就这么憋屈下去。

    易青耐心的听着冯晓刚发牢骚,说他工作上不顺心,还有哪些瞧不起他的人让他有多窝火,时不时的附和两句。

    关于冯晓刚的那些事,易青差不多都知道,工人家庭出身,毕业后当过兵,还是部队里的文艺骨干,退伍之后被分配到城建公司,如果冯晓刚的人生到这里按部就班走下去的话,基本上和易青前世一样,忙忙碌碌,平平淡淡。

    可这人天生爱折腾,好日子不会学着享受,非要折腾出点动静来,稳定的工作不要了,费尽心思的进了京城电视艺术中心。

    听着好像调动工作很容易,可动这么一步,也是冯晓刚装孙子装来的。

    后来人们都知道冯晓刚是京圈混出来的,跟着京圈的那些大佬王硕等人都很熟,持这种说法的,基本上都是在给冯导脸上贴金,事实上,从始至终,冯晓刚在王硕等人跟前,最多也就是一碎催的命,说白了,人家压根儿就没瞧上他,哪怕他后来大红大紫,撑起了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也还是一样。

    也许会有人觉得冯晓刚根本就没必要拿着自己的热脸蛋.子去贴王硕等人的冷屁股,本身就有才,还怕没有出头的机会。

    这么想的人真的是太天真了。

    中国社会讲究的就是人情关系,一个人就是再怎么牛逼,想要单打独斗闯出一片天,那不是难,而是很难,所以中国人无论做什么,都习惯性的结成一个个代表着利益共同体的圈子,说白了,就是大家伙抱团取暖。

    文艺圈更是如此,简单来说,按照地域不同,就可以分成京圈,西北圈,东北圈,香江圈和宝岛圈。

    京圈,最早是由一批部队大院的文化人士立起来的,他们也被叫做大院子弟。大院子弟就是指建国后在京城机关大院长大的干部子弟,有军政文工团或者八一制片厂大院等部队文艺机构背景,以50、60后为生力军,部分40后做补充。

    中国摇滚最早就出自大院子弟林某,他在60末、70初接触了大量先锋音乐,并组建了乐队,在家中、军队里举办小型的摇滚派对,好事者还考据出他能听到的专辑,当时大部分人都还忙着赚饭钱,穿个喇叭裤都能当流氓抓起来的年代,邓莉君的音乐都还是靡靡之音,有途径接触外国文艺,可以不赚钱专心搞爱好,搞摇滚的,可想而知其身份。

    最著名的大院子弟有马位都、王硕、姜纹、郑小龙、崔建、叶景、叶大英,以及后期加入的张原、徐静磊、大小王兄弟,甚至还有从2005年就北上极力向京圈靠拢的陈可鑫,京圈不只是一个圈子,它是很多个人脉圈子汇在一起的大圈,基本大多数知名的演员导演都住在京城,在京城居住的导演、演员、编剧基本占到了全国总数的八成,所以这个圈子的机遇也就格外得多。

    京圈向外扩展的很慢,进去也很不容易,例如现在跟易青坐在一块的冯晓刚,他最多也就算半个大院子弟,在他还没有成名的时候,千方百计讨好王硕,像追求梦中姑娘那么死缠烂打,后来终于梦想成真,见到真佛取得真经了。

    进入京圈的顺序很重要,按资排辈的情况明显,比如后来唱歌唱红了的陈雨凡,他也是军区大院长大的,他演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就是改编自王硕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里面的冯裤子原型是冯晓刚,陈雨凡的角色叫许逊,很出名,王硕好几本有名的书里都有他。陈雨凡圈内混的也不错,不过王硕这样前辈是不会和他玩在一起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讨逆 巅峰学霸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大医无疆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神州战神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大国军垦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混沌天帝诀 捞尸人 至尊战王 重回1982小渔村 超级修真弃少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国潮1980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好运时间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斗爱之冠 忤逆本能 雪意和五点钟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火焰戎装 仵作惊华 藏夏 悍将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人人都爱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