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被迫出外的原因(第 4/4 页)
任谁都知道,徐义绝对是朝堂不可忽视的势力,有没有贵妃娘娘的渊源,徐义都是让人侧目的势力,这点不容置疑。
这也是太子一系和李林甫一系都不敢轻易招惹徐义的根本所在。
十多年的经营,不管是运河转运渡口,还是各式作坊,已经关联到了整个大盛朝的方方面面,牵扯了朝堂将近四成的朝臣力量。
“有这个想法了,还没有详细考虑。”
“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前几年因为贵妃娘娘的传言,或许圣人有让你出外任职的想法。之所以没有付诸于诏令,也是知道关系太大。”
“这两年不是已经很平和了,就是圣人砸死考虑你是否出外时也很慎重。在朝堂,应该没人会强迫你外出,甚至是回避着你出外的议题。你又是何必呢?”
崔涣还是相当了解徐义的处境的,可惜谁也想不到杨国忠这个因素,太黏糊了,也太危险了。
“大哥,这些年所谓的人脉经营,我一直遵守着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脱离朝堂的派系争斗,也正是如此,才能维持各项产业的和谐运行。”
“你也知道,在当初运营整个产业时,虽然这些人也有处理政务理念,已经在朝堂上的对立,但是并没有以此作为加入各项产业的条件。”
“我不参与任何一方,不掺和朝堂的纷争,也是所有东家认同的基础。”
“现在不同了,因为贵妃娘娘的渊源······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真的无法说清。因为贵妃娘娘的渊源,杨少府拜访我拜访的太勤快了。”
“事实上,不管是圣人对于杨国忠的宠信倍增,还是杨家如今的做法,都必将会形成以杨国忠为核心的另外一股势力。”
“而我······被牵扯了,还不能直白的拒绝。”
“一旦这些产业有了立场,恐怕会分崩离析。我作为官员可以有立场一说,若是将各项产业撇开人的主观因素,单纯的视为商贾行为,或许才是久存的基础。”
“而我对于这些产业的影响力,只要我在长安,就不可忽视,也就是会让人忌讳。倒不如放开了,且尝试一下,运行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