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墨渊(第 2/3 页)
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可采苓却无法控制地流出一行泪来。记忆里那是夏日,她站在人群如织的长安城街道上指挥赫悦挂招牌,“歪了,还是有点歪,往左边一点,再往右一点。”
彼时,刚将霏摹轩收入囊中,她不由分说要将之改名为“暮迟”,陶陶连忙拦着,说:“姜少,你这样会不会太过直白。”
她笑得无拘无束,“无妨!本少喜欢一个人不必藏着掖着。”
曾经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女终究该将棱角磨平。有些人曾经近在咫尺也难握住手,如今身份悬殊,又怎能走在一处。她的年少青葱,终于要随着暮迟轩和木木饼铺一同去了。心中无限不舍,又能同谁细说?
赫悦递过来一张素白手绢,她拿在手上感激地点点头,转眼瞧见不远处有两个熟悉的身影,擦干眼角泪水,人影憧憧中,原是看错了。
中午时分,东喜楼中宴开三十桌感谢前来捧场的贵胄富贾,如今满城皆知采苓于举族获罪中明哲保身乃是与当朝太子素有情谊,流言蜚语渐渐少了,巴结之人渐多。
采苓不计前嫌一一热情招呼应酬着,不知多少杯酒下肚,面上笑容不减,步履却已略蹒跚。月圆来禀告,三楼雅阁“采菱榭”里有贵客。三楼雅阁““采菱榭”顾名思义是她专属的宴请之地,如今再不同朝廷中人往来密切,便渐渐不用,不知今日是谁?月圆见她有疑,连忙附在耳旁道:“正是云南玉贵人。”
“云南玉贵人”这便是滇王沈由俭在东喜楼中之美名,因他爱赏玉给众人,又说云南的玉天下无双。墨渊阁他亦有注资,只说方便日后有地方出售他那里的美玉。采苓收了几千金并两箱镯子、水晶、琥珀、绿松石等物,欣然同意。
“十三爷,什么风把您也吹来了。”月圆才刚推开雅阁的门,采苓便笑嘻嘻道。进阁时,脚步未稳绊在门槛上,幸而被月圆紧紧扶住,她附上月圆的胖手,“谢谢圆儿。”
站定后,才抬头看,笑容立刻僵在脸上,案后坐着的除了滇王还有太子,甚至是太子身侧的魏苇,她怔忪了片刻,是的,她没有看错,那略含笑意的绿衣女子正是魏苇。
片刻后已回神,面色一凛,双膝微曲,“参见殿下。”是朝着太子的方向。太子未有言语,只点了点头。她又笑嘻嘻坐于沈由俭身侧,见他酒盏已空,忙替他斟满,“你不知今日生意多好,光是和田玉的镯子就卖了百支。”
应是未吃饭就喝了酒,渐渐上头,手上不稳,酒水洒出,她亦不拘,拿着桌布一角替他擦干,才做了个请的手势。沈由俭望着她目里含笑,意思很明显,太子未饮,他岂敢僭越。采苓旋即将酒壶递给太子身侧的魏苇,温声道:“劳烦姑娘。”太子神色不变,滇王已笼袖自笑。
“何时回封地?”她要趁着清醒赶紧记下。
“三日后。”沈由俭答。
“我去送您。”她连忙道。
“嗯。”沈由俭饮下一杯酒。
太子无话,只冷冷看着他二人。
酒过三巡,采苓望着一直忙着为太子添菜的魏苇,见她忙前忙后自己却未吃几口,便问:“苇姑娘今日出府所谓何事?”
魏苇语迟,太子却答,“苇儿久居府中,不如你这般潇洒恣意,本王特意带她出门散心。”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