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76章 起义了(第 2/2 页)

    耽改剧可能是最极端的情况。相比传统影视剧,耽改更加倚重粉丝经济,也更需要考虑粉丝感受。经历《镇魂》《陈情令》两次大练兵之后,热门的耽改项目,一般粉丝从前期就会高度关注、深入参与。

    幕后创作者受追捧,某种程度上体现观众对于好内容的尊重与渴求,自然是多多益善

    没有创作者希望被定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观众印象中与特定的题材类型绑定、拥有个人品牌,有利于创作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历史剧之于刘和平、军旅剧之于兰晓龙、女性题材之于张巍……

    甚至某些情况下,有个人影响力的幕后也能成为宣发的一部分。比如《安家》热播期间,编剧六六便在微博上积极营业。

    于正更是彻底放飞自我,什么瘦身、上综艺、拍硬照,在微博上放物料、发小作文、跟网友搞互动解谜……

    今年抓住新风口的是萌萌子,凭借《安家》、《乘风破浪的姐姐》张萌强势翻红,成为一个集出品方、制片人与明星身份一体的特殊存在。

    比普通幕后更有流量、更知道如何面对大众,比纯演员明星更敢说、更能放低身段,比普通营销号效果强百倍。

    老娘自己一个人搞定!

    影视剧就是过程并不透明的集体创作,国产剧从剧本到成片的过程中有太多不可说、不能说的影响因素:为过审而删改,为高价而注水,大咖自带编剧进组,“资本”加戏捧人,演员业务能力欠佳等等。

    以往编剧话语权低,往往沦为最好用的背锅侠。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编剧不甘于默默承受,揭竿而起要为自己正名。

    从编剧角度讲,互联网令维权变得更便捷、也更容易获得声援。但并不是所有发声最终都能引向深度有益的讨论。有时候说得越多,越容易暴露自己能力有限、或者对原作了解不够深入。

    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影视圈之后,小作坊开始转为批量生产,精英自上而下的引领开始转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定制,资本与互联网的加入也改写着行业内的权力生态。

    想要重申话语权,编剧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可喜之处是相比于前辈,新一代编剧在适应市场、拥抱资本方面也比较放得开,积极转向团队创作或者公司化运作的模式。

    师从港导tvb模式的于·璎珞·正,是内地首批向制片人转型的编剧之一。曾经综艺《演技派》对他的片场进行展示,从演员的选择、沟通,到具体某个场景如何打光,于正都有着近乎绝对的控制权。

    所以想要改善编剧生态、提高国产剧质量,除编剧内部抱团取暖,建立起强有力的行业组织与维权机制,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更重要的是全行业项目流程的规范与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干涉剧本的情况,推动剧集盈利模式由2b转向2c。

    这才是关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讨逆 捞尸人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重燃青葱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那年花开1981 混沌天帝诀 重回1982小渔村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巅峰学霸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超级修真弃少 盖世神医 国民法医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神州战神 文豪1978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捞尸人 雪意和五点钟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丹霄万里 仵作惊华 覆水满杯 白色口哨 黑天 薄荷酒 人人都爱女主角 心毒 忤逆本能 蜜桃甜 纯真丑闻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斗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