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21章(第 1/2 页)

    尽管没能摘获任何一项奥斯卡提名,但《别告诉她》还是成了颁奖季里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

    截至目前这部成本仅有350万美元的电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斩获1957万美元的票房,女主奥卡菲娜还凭此喜提今年金球奖的的喜剧、音乐类最佳女主角奖,引发多方热议。

    除影片质量外,《别告诉她》能够获得这些成绩和关注,更是因为其特殊性。这是好莱坞罕见的、以华人家庭情感为主题的电影。

    也正因如此该片自去年在美国上映以来,就一直备受各种争议,能够对这个故事有所认同,并认为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也有着类似的情感体验。

    但也有人认为导演没有真正的理解国人,而是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进行审视,希望大家看完电影后,不要对一个国家复杂的文化进行这样简单的归类。

    实际上类似的争议近年来正变得越发频繁。早在去年随着真人版迪士尼公主电影《花木兰》和第一部以华人为主角的漫威超英大片《尚气》相继曝光各种物料、信息,就多次引发网络上的各种讨论。

    很多人认为华人形象正得到更多元的塑造,但也有不少观点相信,从选角到角色本身的背景来看,好莱坞看华人的方式并没有本质变化、没能真正了解华人文化。

    众所周知从好莱坞诞生之初,华人电影工作者就在好莱坞的创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为何如今还停留在寻求文化诉求上的浅层突破,真正让大众信服的第一个还很少见?

    在100年的历史当中,好莱坞看待华人的方式,又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9世纪末期,大量华人进入美国西部劳作,因更低廉的薪酬和能吃苦的特质而受到资本家们的欢迎,从而极大影响了底层白人的工作机会,引发美国的排华风潮。

    于是在当时,许多欧美人开始鼓吹国人非常危险,人口众多,因而会向西方大量移民,黄色人种会对白色人种造成威胁?

    一时间黄祸论的论调开始成为西方舆论的主流,汹涌的排华风潮更是促使美国国会在82年通过了第一个排华法案,宣布绝对禁止华工入境十年。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电影作品中最初的华人形象以及电影行业中华人影人的地位,便可想而知。

    公开资料显示,当时纽约大都会地区约有8000个华人洗衣工,占华人总人口一半以上,而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男性很少从事类似工作、不存在工作被抢的风险,故而很多华人才能借此艰难求生。

    由于是短片,所以《华人洗衣店场景》里华人的形象还相对简单,但随着各种排华情绪的加剧,华人在西方内容创作中的形象便开始变得越加负面。

    《傅满洲博士之迷》一书中,第一次出现名为“傅满洲”的人物。作为一位中英混血,傅满洲始终以瘦高光头、面目阴险、留着标志性两缕胡子的满清官员的形象出现。

    在美国电影快速发展的年代里,傅满洲很快便以世上最邪恶的角色的身份在大量电影里出现。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至尊战王 那年花开1981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捞尸人 讨逆 重回1982小渔村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巅峰学霸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超级修真弃少 盖世神医 国民法医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重燃青葱时代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神州战神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文豪1978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捞尸人 雪意和五点钟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丹霄万里 仵作惊华 覆水满杯 白色口哨 黑天 薄荷酒 人人都爱女主角 心毒 忤逆本能 蜜桃甜 纯真丑闻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斗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