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82章 大道废圣人出(第 1/3 页)

    《浪姐》的爆火初期,把一个衍生节目也带出了圈——《定义》。姐姐们坐在易立竞对面过审。

    三五个问题下来,有虚晃躲闪的,有黑线上脸的,还有红了眼眶的。一时间大家都感叹:真敢问!

    专门对准人家的槽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以至于有人还称她为鲁莽?

    宁远只能一声叹息,叹的不是易立竞。而是如今的网友,已经少见多怪到这样的程度?

    93年一款前所未有的访谈节目面世,《东方时空》的子栏目,央视八分钟访谈栏目《东方之子》。

    改革的第一步:要走出摄影棚,走到嘉宾熟悉的环境中去。在这之前从来没有所谓的游走式采访,边走边聊。

    那年白岩松25岁,担任《东方之子》的策划。从来没有访谈经验,却被时间推出去当了主持人。采访企业家,他就要到工厂里、办公室里去采访;采访西北地区的电影放映员,他就骑着马,和嘉宾走在沙漠里。

    开始白岩松也很懵,不断问制片人时间:我要看哪里?我要怎么站着?

    迎来的就是一顿骂:是摄影师找你,不是你找摄影师。把机器都锁死了,我还给他们发什么工资?

    后来就彻底放飞自我。

    那时候的国人上电视,都说五种话。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官话,就是不说人话。人和人的交流,仿佛都隔着一层纱。

    制片人对主持人的要求,是要用戳穿嘉宾的心态去采访。

    粉碎式采访!

    甚至要求不能称呼采访嘉宾为老师。

    即便是采访季羡林这样的大师,白岩松也没有以老师相称。

    一口一声的老师,等于替观众预设了这样一种采访和采访者的关系。

    平等的交流中,从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季羡林,才能面对当时的毛头小子白岩松,说出所谓的学术顾问,都只是不顾不问这样的大实话。

    主持人和嘉宾,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思想的关系。主持人不是简单的传声筒和捧哏,他也许保留自己的态度,但态度,又无形地决定着访谈的方向和发问的底气。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神州战神 文豪1978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华娱从男模开始 讨逆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那年花开1981 捞尸人 牧者密续 大国军垦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不是文豪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盖世神医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重燃青葱时代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捞尸人 雪意和五点钟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丹霄万里 仵作惊华 覆水满杯 黑天 薄荷酒 人人都爱女主角 纯真丑闻 忤逆本能 蜜桃甜 心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你好,旧时光 斗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