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六章 我们还没输(第 2/4 页)

    第二,按照原有说法,“无”在时间上先于“有”,在空间上处于“有”,它是“道”,是一种绝对独立的虚无实体。

    既然“无”在“有”先,“无”是产生者,“有”是被产生者,那么,“有”是如何从“无”中产生出来的?

    同一个本源之“无”又是如何产生出多种多样的物质实体呢?

    虽然玄黄界历史上的道家圣人提出了一些补救的说明,但是仍然未能摆脱这一理论困境。

    以上两点,是清元子所持“贵无论”的漏洞,也是一直以来,道家大能们未缝补的大道缺陷。

    因此林文若光是选题就让清元子输了一半。

    除非你清元子能补充道家的思想体系,提出新的理论,否则必败无疑。

    可是。

    这个“除非”真的发生了。

    清元子抛出了一个可以概括为“以无为本”的理论。

    简单说,所谓的“以无为本”,含有双重意义。

    一曰“无”是“有”的生成者。

    二曰“无”是“有”的存在根据。

    他的这番崭新的理论,逻辑自洽,有理有据,可以修正道家过往关于“有无之辩”的漏洞,并进一步发展了“贵无论”。

    赵戎听到清元子抛出这套理论时,极为惊讶,不是因为这套理论本身——他前世早就学过这套理论,甚至对于它的优劣与之后的发展都了如指掌——而是因为它的出现。

    赵戎苏醒在这方世界后,结合这一世的记忆与所读的很多“杂书”所知,道家“有无之辩”的发展只停在了很粗浅的阶段,如今清元子突然拿出了它下一阶段的进阶理论,确实让他很意外。

    只是在赵戎看来,清元子在台上说讲述的“以无为本”的理论版本还很粗糙,其中关于涉及到的另一种很重要的“体用一源说”也是摸棱两可。

    如此想来,应当不是他自己推敲出来的,而是从哪里听来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剑啸灵霄 过河卒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五仙门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仙琐录 神话之后 叩问仙道 武圣! 仙人消失之后 玄鉴仙族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剑来 九阴九阳 为龙之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中州录 彼岸之主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神话之后 逆仙 玄鉴仙族 大夏文圣 不朽凡人 武圣! 过河卒 原来我是道祖 志怪书 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