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关于包拯的故事(第 3/4 页)
不多时,果然有人到了屋中。
只不过来的不是凶僧,而是展昭。
原来,白日饭店中,对展昭口称“恩公”的道人,同样是金龙寺之人。
道人曾告发两个凶僧,两个凶僧却买通官府。道人反而成了诬告,被逐出境外。
道人冤屈无处可申,便欲自寻短见。
展昭恰巧经过,救下了道人。
并从道人口中得知了,金龙寺中凶僧害人的事情。
展昭决定铲除凶僧,为民除害。
就这样,展昭来到金龙寺除恶。
没想到意外的救下了包拯、包心主仆二人。
最后展昭当然成功将两个凶僧铲除。
看来,展昭在书里的定位,应该是一个武功高强,又行侠仗义的大侠。
而且,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后,说不定还会协助包拯审案。
一文一武,简直是完美搭配。
李悠然在心里如此想。
整部作品越来越让人期待了。
第一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继续往下面看。
包拯到京之后,开始考试。
中了第十三名进士。
然后得了定远县知县之职。
走马上任。
刚一上任,就发现有一个刚刚结案的案件有些蹊跷。
在一座寺庙的迦蓝殿里,有一个僧人被杀死。
凶手已被抓获定案,是一个叫做沈清的年轻人。
但是,包拯发现案件有蹊跷,凶手应该并不是沈清。
于是,包拯去到案发现场探查。
有了重要发现。
然后根据相关发现进行推理,分析出凶手应该是一个木匠。
于是,包拯差人将全县的木匠都找来,说自己要做一个花盆架子,让木匠们为他设计一个样式,并将样式画出。
木匠们照做,画出了自己设计的花盆架子样式。
包拯一直在仔细观察。
最终,包拯根据观察和推理,确定了其中一个叫做吴良的木匠,才是真正的凶手。
一审,果然如此。
这算是一个小试牛刀的案件,但却将包拯正义凛然,又心细如发,善于观察推理的形象,很好的进行了初步的塑造。
李悠然看得很过瘾。
继续往下面看。
包拯处理案件时大公无私,很快就受到了定远县人名的爱戴。
但好景不长。
包拯因为一些事情被革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